-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出智慧 写出经典.doc
读出智慧 写出经典
【摘要】指导学生经典名著、名篇阅读,并提炼相关写作技巧,从而生成写作智慧。
【关键词】名著;名篇;阅读;写作技巧;兴趣;写作
2013年,北京市高考语文状元孙婧妍以高分148分让世人瞠目结舌,随即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所有请教学习方法的问话中,被问得最多的问题不是“你是不是爱读书”,也不是“你是不是很爱写作”,而是,“你是不是做了很多题”。听了这样的问题,作为语文老师的我,很诧异。因为在我心中,语文从来是一个有关素养,无关应试的学科。语言技能的提高离不开语言输入和知识积累,而阅读正是学生获得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离开了阅读的写作只能是无源之水。
雪莱曾经说过:“虽说写作只花了六个月功夫,构思过程却长达数年之久”。相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谁也不陌生。阅读与写作之间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关系问题。“破”有两层含义:一是要达到一定的量;二是对阅读的材料要通透。目前的阅读教学中,大部分的学生只是满足于对所阅读材料的理解而已,其阅读的终极目标就是理解,很少有学生主动、有意识地从阅读中汲取可用于写作的营养。其结果是阅读与写作脱节,学生不能从阅读中受益而提高写作能力。下面,结合个人教学实例来浅谈一下经典阅读为我们写作教学中带来的启示。
一、“会”读名著,“巧”设作业,激发兴趣
在以往阅读活动中,老师们都会从内容的角度深挖、细钻,生怕在名著考试中,没有指导好学生的阅读工作。但孰不知,大好的写作模版被白白“糟蹋”了。以高尔基的《童年》为例,大部分的老师仅局限于对人物形象的归纳与情节的复述活动,所以,很多认真的孩子们将小说中的人物,诸如阿寥沙、外祖母、外祖父、小茨冈等人特性格特点能倒背如流;对于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大量的人物描写,足以可以为学生们提供模仿素材的部分,却有意识地忽略了。为此,在2014年的初一期末寒假作业中,我们是这样安排名著阅读作业的:去掉以往令人厌倦的读书感日记,而换成摘抄名著中的人物描写,有的孩子摘抄了近30页稿纸,仍不愿辍笔。
《童年》中对外祖母是这样描写的:“她长得圆圆的,头大眼睛也大,鼻子松软可笑;她穿一身黑衣裳,整个人都是柔软的,好玩极了。”班级里的妍清同学在随笔中这样写道:“我从不知身材特点可以用“柔软”来形容,足以看出小阿寥沙对外祖母的情感多深重,这份童年给他带来美好回忆的老人,是多么地美好呀。”当我看到孩子的感悟时,心里也不禁泛起了圈圈涟漪,不禁对孩子的感悟力赞许,同时,也是对文学大师们的一种敬佩。因为在大师的笔尖下,我们不但读到了坚强乐观的内涵,也更捕捉到了智慧的写作方法。在对人物的外貌描写中,注意使用的修饰语,要符合人们的身份、精神品质等。而这一写作智慧,来自于名著的感召,更珍贵的是来自于学生自身的感悟。
作为一次成功的寒假作业布置,让老师们也信心备增。语文写作能力的提高,语言是关键。读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我们会发现无论国家、无论时代,那些作品所拥有的打动人的力量绝不是因为它的文字有多么华丽、布局有多么复杂、词语有多么精准,而是由于它其中蕴含着人类最为高贵的、永不过时的某种精神。
二、“细”读名作,“活”用技巧,爱上创作
无独有偶,在平日里的阅读训练中,我们也会接触到许多优秀的名家名作。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呼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联系。”学生通过阅读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思想,积累了素材,如此,写作时才能左右逢源,信手拈来,充分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前几日,与学生共读宋学孟先生的《柳叶儿》,在读到“这时候,太阳出来了,……三叔便仰头问我:“你看什么?”我说:“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全是肉做的。””时,学生们对喻体“樱桃”非常感兴趣。有的孩子在课堂上就感叹道:“用樱桃做喻体,太生动了,完全把作者当时的饥饿感体现了出来。”无独有偶,与学生共赏迟子建写的《阿来的如花世界》中也有这么一句:“花儿在阳光和风中千姿百,赏花和拍花的阿来,也是千姿百态。这时的花儿成了隐秘的河流,而阿来是自由的鱼儿。”此句中的喻体是“自由的鱼儿”,孩子们对此领悟得通透而又感性而率真。对于比喻修辞给文章语言带来的感染力,无需多说“生动”与“形象”,孩子们已能感同身受。这样信手拈来的写作模本实例举不胜举,自此,在孩子们的作文本上比喻的修辞,令老师见了欢喜不已。
记得一次春游,学生桐桐在日记中写道:“蒲公英的朵朵黄花开得绚丽烂漫、小巧、娇嫩,好像是一些雏鸡,它们扑动着,欢笑着,显得那么亲切可爱。”瞧,孩子的世界如此丰富而又生动,这不得不归于经典阅读带来的启迪。细细地读,经典之所以称谓经典,并不是因为作家出道时接受的文化教育的水平比现在的中学生要高,而是因为他们能够抓住语言的内核,他们知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肾脏囊性病变Bosniak分级.pptx VIP
- 黑布林英语阅读高一9《绿房间》译文.docx
- 大学生安全教育(本科)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乡镇禁毒办禁毒社工招聘笔试预测试题及答案.doc VIP
- 肠内营养并发症预防与处理.pptx VIP
- 诗歌鉴赏寄江州白司马课件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pptx VIP
- 营销策略的案例分析.pptx VIP
- PFNA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pptx
- 《2 欢快流畅的线》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人美版(2024).docx VIP
- 2025年全球软实力指数排名报告:中国排名全球第二-BrandFinance-2025_可搜索.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