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推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3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练)Word版含解析
真题演练
1.(2014年江苏卷,1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
B.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
C. 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 ~ 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
D. 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答案】D
2.(2016年天津卷,3)在丝瓜地生态系统中,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下图为某年度调查甲、乙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丝瓜地的碳循环在丝瓜、昆虫与无机环境之间完成
B.依据随机取样原则统计成虫数量可计算出昆虫种群密度
C.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代表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乙数量的增加会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
【解析】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而生物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所以丝瓜地的丝瓜和昆虫不能代表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A错误;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量,包括该种群的全部个体,而不只是成年个体,B错误;能量传递效率指的是相邻两个营养级同化能量的比值,而不是相邻两个营养级个体数量的比值,C错误;根据题意和图示可推知丝瓜、昆虫甲和昆虫乙构成的食物链为丝瓜→昆虫甲→昆虫乙,乙数量的增加会导致甲种群个体数量减少,进而会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D正确。
【答案】D
3.(2016年江苏卷,20)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符合菌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
C.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
D.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
【答案】B
4.(2014年重庆卷,7)为治理某废弃采石场的生态环境,对其进行了公园化建设。
(1)对其进行整理和覆土,并选择适生植物进行人工造林,不同恢复时期的植物物种数如题7-Ⅰ图所示。t0→t1,植物残体及凋落物中的有机物被生态系统中的______转化为无机物,使土壤条件得到改善;同时由于人工林土壤中存在______,导致群落中植物物种数增加;t1→t3,人工林抵抗力稳定性的变化是______;群落中植物物种数逐渐增加,物种之间______加剧。
(2)通过人工林建设的园林景观构建,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可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原理。
【答案】(1)分解者;种子或繁殖体;增强;竞争
(2)整体性(系统论)
5.(2015年海南卷,28)回答下列关于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问题:
(1)红树林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海岸的作用。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分析,这种作用所具有的价值属于__(填“间接”或“潜在”)价值。
(2)某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如图所示。图中A是一种气体,B、C、D、E和F表示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碳流动的方向。
图中A表示___,生物成分E表示____。生物成分F表示____,__表示初级消费者。
【解析】(1)红树林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海岸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也叫生态功能。
(2)分析图形可知,图中A是大气中CO2库,E与A之间为双向箭头,说明E是生产者;C以E为食是初级消费者,B是次级消费者,D是三级消费者;各种生物的能量均流向F,且F能将生物群落的有机碳分解为CO2释放到大气中,所以F是分解者。
【答案】(1)间接价值(也叫生态功能)
(2)大气中CO2库生产者分解者 C
模拟回放
1.(2015-2016学年河北保定一中高三月考生物试卷)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答案】D
2.(2015-2016学年山东济南一中高三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朱鹮是濒危动物。朱鹮的食物1/3是小鱼,2/3是泥鳅,有关野生朱鹮的食物链如右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是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
B.日照时间的长短能影响朱鹮的繁殖,朱鹮感受到的这种信息属于物理信息
C.若朱鹃增加1.5kg体重(干重),则至少消耗水草37.5kg(干重)
D.就地保护是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可使朱鹮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解析】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是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A正确;日照时间的长短会通过刺激视网膜,使其产生兴奋,传递兴奋到下丘脑,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推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练测(江苏版)专题3.3导数的综合应用(测)Word版含解析.doc
- 【推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练测(江苏版)专题3.3导数的综合应用(练)Word版含解析.doc
- 【推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练测(江苏版)专题3.3导数的综合应用(讲)Word版含解析.doc
- 【推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练测(江苏版)专题3.2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与最值(讲)Word版含解析.doc
- 【推荐】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练测(必修4)专题36求索真理的历程(讲)(教师版)Word版含解析.doc
- 【推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练测(江苏版)专题3.4导数的实际应用(测)Word版含解析.doc
- 【推荐】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练测(必修4)专题37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测)(学生版)Word版.doc
- 【推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练测(江苏版)专题3.2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与最值(练)Word版含解析.doc
- 【推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练测(江苏版)专题3.4导数的实际应用(讲)Word版含解析.doc
- 【推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练测(浙江版)专题7.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测)Word版含解析.doc
- 【推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3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测)Word版含解析.doc
- 【推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3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讲)Word版含解析.doc
- 【推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34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练)Word版含解析.doc
- 【推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3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环境保护(练)Word版含解析.doc
- 【推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3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环境保护(讲)Word版含解析.doc
- 【推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3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环境保护(测)Word版含解析.doc
- 【推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34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测)Word版含解析.doc
- 【推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35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测)Word版含解析.doc
- 【推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35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练)Word版含解析.doc
- 【推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36酶的研究与应用(测)Word版含解析.doc
最近下载
- 检验科职业安全防护和职业暴露紧急处理.ppt VIP
- 有机肥料检测报告.docx VIP
- 专题19.5 一次函数的应用【八大题型】(举一反三)(人教版)(解析版).pdf VIP
- (高清版)DG∕TJ 08-2075-2022 管线定向钻进技术标准.docx VIP
- 12J12 河北省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无障碍设施.docx VIP
- 两管理两综合一保护竞赛考试题库-外汇资本项目 .pdf VIP
- 八年级上册数学:专题24 二次根式【八大题型】(举一反三)(北师大版)(解析版).pdf VIP
- 2025年中国四氯化锆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
- 液化石油气钢瓶智能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备案拿地.doc
- 山西省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2J12 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无障碍设施.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