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提升中学语文课的审美教育.doc
如何提升中学语文课的审美教育
摘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感、健康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这就充分肯定了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关键词:提升;语文课;审美;教师;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184-01
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浓郁的美育特色的课程,课本上那一篇篇具有情感震撼力量的小说、散文、诗歌无不熏陶着学生的情操、发展着学生的个性、培养着学生的人格素质。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感、健康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这就充分肯定了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经验,我就如何提升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谈五点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本身要“美”
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模仿性极强,而学生在学校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因此教师对学生有着极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的工作中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要以美的仪表和美的气质,美的语言和心灵,去感染学生。这是优秀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形象美。
文雅庄重的举止、自然舒展的教态、整洁大方的衣着、流畅幽默的言谈,都能潜移默化作用于学生的身心,让他们感受到美。这其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尤其要美。教学语言一要准确、简洁、生动。要善于应用艺术化的语言,调动修辞手段,使语言生动活泼、妙趣横生、让学生如沐春风。二是要有激情。俗话说“感人之心,莫先乎情”,语言注入了情感才会动人心弦。试想如果教师自己的语言都索然无味、有气无力,学生又怎能听得兴趣盎然。所以,教学语言应据课文感情基调分轻重快慢,抑扬顿挫等。
二、从分析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感情、语言特色和和艺术形象入手,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情感是审美心理中最活跃的因素,而审美情感主要是满足人们高级精神的需要,要让人惬意,即“赏心悦目”,而文学鉴赏中的共鸣现象,是情感活动的精神现象,读者的思想感情同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通。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分析作品中艺术形象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跟着作品中的形象神游于艺术天地之中,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为作品中正面人物的胜利而喜悦,为反面人物的受惩而称快。
从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特色入手。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欣赏者往往是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来了解作品的内容,通过想象进入作品中的艺术境界,在人物的刻画和烘托主题方面,语言艺术有其独到之处。如曹禺的代表作《雷雨》,通过语言的对白和独白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多方位展示了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矛盾,揭示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命运。作者用艺术性的语言,从周朴园到鲁侍萍再到四风等,无一不刻画得入木三分,完整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图景。正如高尔基所说:“艺术的作品不是叙述,而是用形象、图画来描写现实。”通过分析作品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感受到悲剧本身震憾人心的力量,对悲剧人物产生了同情和怜悯,这样学生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性情得到了陶冶,欣赏悲剧不仅仅去伤心流泪,达到了学习悲剧应有的美学效果。
从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入手,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鉴赏能力。文学作品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反映客观存在的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文学形象塑造的是否鲜明、生动,直接影响到作者表达作品思想内容的好坏。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和鉴赏力。相信通过这三个方面,一定能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而且也能够促进语文教育的发展。(来源于爱贝亲子网)推荐阅读:学校教育的弊端!
三、注重初中生的审美情感的年龄特征
他们的审美情感的主观色彩浓厚,容易陶醉于色彩鲜明、节奏明快的表层审美对象之中,而较难自觉地对审美对象深沉内敛的美产生审美情感。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努力发掘那些诚挚深厚的美。无论是忧国忧民,还是寄情山水,都是作者发自肺腑,诉诸真情的,都是美的。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所提供的情境来感知形象,从形象中感知美。如杜甫的《石壕吏》反映的不仅是封建时代人民的悲惨命运,还曲折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变化过程。它的美学价值在于将个人的命运置于具体的历史环境中,把个人的悲剧和时代悲剧相结合。教师引导学生这样理解诗的内容,就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在心灵受到震动的同时,正确理解悲剧实质。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悲剧所产生的美。
四、应适当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由于受语文传统教学方式的制约,常使许多本来多姿多彩的语文教学变得死气沉沉,枯燥无味。而多媒体走进课堂,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形成了以一种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如何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doc
-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doc
- 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doc
- 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用思维能力.doc
-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doc
- 如何培养小学生在生活中发现习作.doc
- 如何培养小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doc
-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的意识.doc
- 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doc
- 如何培养技校美术教学中学生兴趣.doc
- (4篇)XX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汇编12.docx
- 汇编1154期-在培训班上的讲话汇编(3篇).doc
- 汇编1173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076期-主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doc
- 汇编1177期-学习心得体会汇编(3篇)112.doc
- (6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心得体会汇编.docx
- 汇编1166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从严治党、担当作为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174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教育13期-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参考汇编(3篇).doc
- 汇编1458期-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提纲参考汇编(3篇)123.doc
最近下载
- 露天非煤矿山施工方案.docx VIP
- 标准图集-13G322-1-钢筋混凝土过梁 - 烧结普通砖、蕉压灰砂翩。蒸压粉煤灰砖砌体.pdf
- 危大工程-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安全管理措施.doc VIP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教学设计(修订版).doc
- 废水处理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VIP
-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A(附答案).docx VIP
- GB-55015 空气源热泵技术解读-2024制冷展.pdf
- 2025年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必考题.docx VIP
- 基于PLC的教室照明自控系统设计.doc
- GB50175-2014 露天煤矿工程质量验收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