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与哈姆莱特给我们的启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窦娥与哈姆莱特给我们的启示.doc

窦娥与哈姆莱特给我们的启示   窦娥与哈姆莱特是人教版必修教材第四册同一单元两篇课文的主人公,拿这两个人物来对比,我们会发现什么呢?   关汉卿,在我国戏曲史上被喻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也有人说关汉卿出生早于莎翁,应该把莎翁称为英国的“关汉卿”,无论怎样称呼他们,都表明后世对两位戏剧家的肯定;同时也表明他们二人在戏剧史上的确都做出了不同寻常的贡献。然而这并不是我想把窦娥与哈姆莱特放在一起的理由。作品中二位主人公虽然一个出生在平民百姓之家,一个出生在帝王贵族之家;一个是如花似玉的少妇,一个是英俊潇洒的王子;一个长在封建迷信的中国,一个长在人文主义思想萌芽的丹麦;一个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环境中没接受过文化教育,一个则因王室继承人的身份去国外留学。乍一看,似乎没什么共通之处,但如果仔细比较我们还是会发现一些非常有意思、也值得我们思索的现象。而这些才是我要把他俩并提的真正原因。   《窦娥冤》全名曰:“感天动地窦娥冤”,全剧以窦娥临死前的指天斥地、三桩誓愿为高潮;《哈姆莱特》也是以哈姆莱特死前手刃仇人作为戏剧高潮。剧中两位主人公都是悲剧结局,虽然在生命的终极结果相同,但二人临死前的表现又是何其不同!   窦娥,临死前指天斥地,发出愤怒的呼喊。她的哭哭啼啼不仅表明她的冤屈,也充分证明她不愿去死,还愿意活着,有对生的留恋。而愿意活着的人我们说她对生活还是留恋的,甚至是热爱的。她三岁亡殁了母亲,跟着父亲艰难度日。一贫如洗的父亲把更多的心思只用在读文章和博取功名上,至于女儿的生活则没有充分的打算。所以幼小的窦娥生活中不仅缺衣少穿,更重要的是严重缺乏母爱和父爱,类似孤儿一样。这一点并非虚妄之辞,从窦天章临行前对女儿安排的随意上就足可看出功名与女儿孰轻孰重;更何况民间有句俗语叫 “宁跟要饭的娘,不跟做官的爹”。幸亏蔡婆婆把她“只当自家骨肉一般”看待。蔡婆家的日子颇过得,所以来蔡家后的日子对窦娥来说犹如“?地”一般。但丈夫早死,青年守寡总是让她内心充满了青春的寂寞。不长的人生却屡屡遭遇不幸,对此她也曾追问:“莫不是前世里烧香不到头,今世早将来世修,我将这婆侍养,我将这服孝守,我言词须应口。”窦娥把自己的不幸遭遇用迷信的因果报应思想来解释,她对婆婆尽孝,为亡夫守孝,却并不指望今生幸福,只想把希望寄托在来世。其实窦娥对今生早有自己的打算,那就是:“鳏寡孤独,无捱无靠,母子每到白头。”也就是说与婆婆相依为命,为婆婆养老送终,然后再独自一人终老一生。这种日子虽然是凄苦的,但在她的眼里:“俺家里又不是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又不少欠钱债,被人催迫不过”。可见她对生活的要求其实很简单:物质上不缺吃少穿;“我这寡妇人家,凡事也要避些嫌疑”,“我一马难将两鞍马鞴”,精神上不被人说闲话,为夫守节。张驴儿的出现打破了她的平静生活,为了维护自己原有的最低限度的人生要求,她坚决反对婆婆的主张,对张驴儿的无赖表现出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面对无比的冤屈和即将逝去的生命,她斥骂天地鬼神以示反抗,最终又想借助神灵帮助自己洗冤报仇。神灵本是虚幻的,但虚幻的神灵在窦娥寂寞的青春中曾经给了她活下去的勇气和理由,在遭冤狱后又成了她发泄怨恨和复仇的寄托。用她自己的话说:“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可见她的“无头愿”仍然是想借助天公、皇天来实现。“血溅素练”与“六月飞雪”是为了显示冤情,而“亢旱三年”明显带着复仇的性质。在中国民间,土生土长的民间信仰常常成为苦难人们救赎心灵的良药。这种信仰在中国民间很盛行,随着各种外来宗教的传入,传统信仰的神灵和各种宗教神灵反复筛选、淘汰、组合,构成一个杂乱的神灵信仰体系。老百姓不问各路神灵的出身来历,有灵就香火旺,比如福禄寿三星、喜神、财神、门神、送子娘娘、灶王爷等。这恐怕也就是窦娥头脑中对天的理解,民间神灵信仰的神往往不确指。与神灵信仰相补充的是对鬼魂的信仰。老百姓认为阴间是鬼的居所,并构筑了一套相当完整的管理机构:地藏、城隍、阎王、判官、牛头、马面、无常、小鬼、孟婆等。民间常用阎王、地狱来教育人,劝人为善,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六道轮回。窦娥“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这里的天地是对福禄寿三星、灶王、阎王等主管人间祸福寿夭的鬼神的统称。我们说如果一个人需要靠某种宗教才能活下去的话,那么这个人本身是值得悲哀的,也是失败的。窦娥就是一个仰赖鬼神信仰而活着的人,或者说窦娥是一个主动地寻求鬼神拯救的人。幸运的是,鬼神虽虚妄,却挽救了窦娥的心灵,她的心并没有因过份悲哀而永沉黑暗的海底,而是始终在像光明的地方浮动,即使在最绝望的时候也不忘愤怒的声讨和报仇伸冤的希望。   下面我们再来看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出生于王室,有着尊贵的血统和地位,原本是老国王唯一的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