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56张PPT)
一、正确评价古代历史人物(政治家) 1.方法 评价古代政治家功过的一般方法为结合政治家的活动,一分为二地评价。一般从以下角度进行归纳评价: (1)是否完成国家统一,推动历史发展。 (2)是否调整政治措施,保持社会安定;是否调整经济措施,重视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经济发展。 (3)是否采取措施,促进文化繁荣。 (4)是否采取措施,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的融合与团结。 (5)是否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2.原则 (1)清除英雄史观,树立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任何夸大个人的决定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2)确定评价标准:以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去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 (3)特定的历史背景:具体分析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条件,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不是英雄造时势,而是时势造英雄。 (4)防止以偏概全:具体分析历史人物的功过。注意分析其阶级性和时代性。 二、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和方法 1.全面性原则:坚持两点论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应从积极性和消极性、进步性和反动性、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等方面全面评价。 2.阶段论和方面论结合的原则 (1)从纵的关系上,历史人物有时间阶段上的划分,从不同阶段上作出不同评价。 (2)在横的关系上,历史人物又具有多重性,如有的人物是英雄与暴君集于一身,评价时应采用方面论的方法。 3.发展性和长远性原则: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角度去评价,从是否顺应历史进步潮流、是否体现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等角度去评价。 4.主流性原则:要分清历史人物的主流与支流,政治活动与个人生活方面的差别,不能以偏概全,不能以个人道德标准代替历史进步的标准。 5.适度性原则:评价历史人物不能标新立异,不能违背主流学术观点,不能违背一般人的善恶标准。 6.阶级性原则: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的观点与阶级分析的方法,但反对贴阶级标签,反对苛求古人。 7.实践的原则:从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实践效果好坏及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等角度评价。 三、历史人物的比较 1.同时代历史人物的比较,可以从历史人物身上寻找时代背景。比如,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华盛顿与拿破仑的比较等。 2.同类历史人物的比较,可以从中寻找历史的发展规律。比如,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与邓小平的比较,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华盛顿与孙中山的比较等。 3.同背景下历史人物的比较。比如,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统治者的比较,追求民族独立的孙中山、凯末尔和甘地的比较。 四、历史人物评价过程中的常见误区 1.正确处理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要明确以下四点:首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次是“时势造英雄”,不是“英雄造时势”;再次要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与人民群众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之间的联系;最后还要确定历史人物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人民意愿。总之,对历史人物的作用要恰当评价,不能任意夸大。 2.正确处理阶级分析与个人出身的关系 不能仅据个人出身来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因为单独的个人并不总是以所属的阶级为转移(中国近现代许多革命家的经历即为证明)。也不能以贴阶级标签的方式代替阶级分析。如对剥削阶级出身的人物或其代表人物统统加以否定就是一种典型的“贴标签”。 3.正确处理主观动机与客观后果之间的关系 既要注意主观动机,又要看客观后果,尤其应把客观后果放到评判的首位。这样处理二者的关系是历史的复杂性所要求的,动机和后果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又是矛盾的。“好”的动机有可能带来“坏”的后果;“坏”的动机在特定条件下有可能带来“好”的后果。如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其动机和后果就背道而驰了。 4.正确处理道德评价和历史评价的关系 不能用一些过时的或抽象的道德标准来评价历史人物,也不能用现在的道德观去苛求古人,而应着眼于他的历史作用。如有人把曹操说成是“汉贼”,就是从封建正统的道德观出发,用道德评价取代历史评价,是错误的。 1.(2016·湖北黄冈质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盐铁会议上,桑弘羊明确指出“富国非一道”,“富国何必用本农”,“无末业则本业何出”。“工不出,则农用乏;商不出,则宝货绝。农用乏则谷不殖;宝货绝则财用匮。” ——摘编自《盐铁论》 材料二 桑弘羊继承春秋战国时期管仲等的经济思想,加强了对于社会经济活动的干预与控制,设计了“均输”和“平准”政策,并对盐、铁等生活必需品及稀缺资源实行国家垄断经营。……“平准”类似于当今的价格平准制度,即政府当局通过吞吐相应物资而保持物价稳定。“均输”的实质,在今天看来就是各地的地方当局将符合本地比较优势的物品集中收购,运往高价的地区销售,……桑弘羊的政策实践中影响最大的是对盐、铁的垄断经营。其中对盐业垄断流通环节,对铁冶炼业则既垄断生产又垄断流通,桑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创新方案》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第13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Word版含解析.doc
- 《创新方案》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第15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拓展Word版含解析.doc
- 《创新方案》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第16讲两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Word版含解析.doc
- 《创新方案》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第25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Word版含解析.doc
- 《创新方案》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第32讲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Word版含解析.doc
- 《创新方案》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第1讲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Word版含解析.doc
- 《创新方案》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第30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Word版含解析.doc
- 《创新方案》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第24讲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Word版含解析.doc
- 《创新方案》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Word版含解析.doc
- 《创新方案》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第31讲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教育事业Word版含解析.doc
- 《大高考》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16硫及其化合物环境保护.ppt
- 《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考前高频考点回扣复习课件(172张PPT).ppt
- 《大高考》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18几种常见的烃.ppt
- 《大高考》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17氮及其化合物.ppt
- 《大高考》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20化学与可持续发展.ppt
- 《大高考》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2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ppt
- 《大高考》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24有机化学基础.ppt
- 《大高考》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19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ppt
- 《大高考》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26化学与技术.ppt
- 《大高考》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专题22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