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 文言文断句和翻译课件(共有70张PPT).pptVIP

2012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 文言文断句和翻译课件(共有70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断句后,要检查内容是否合理。 《师说》最后一段说:“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如果断为“……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意思也能通,但仔细推敲,就不够合理了。因为韩柳的古文运动,提倡的是先秦两汉的散文,“六艺经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仅仅好六艺经传,是不值得韩愈这样褒奖的。这里说的李蟠“通习”的是六经的经文和传文,这些在当时是必读书目,所以才要“通习”之。 常见文言固定句式 1.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例如: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2.有以,译为“有用来……的办法”。例如: 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 3.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例如: 故患有所不避也。 4.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例如: 几无所逃死。 5.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例如: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6.如……何,译为“对……怎么办”。例如: 如太行、王屋何? 7.奈……何,译为“把……怎么办”。例如: 三老不来还,奈之何? 8.是故、是以,译为“因此、所以”。例如: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9.所以,译为“用来……的”“……的原因”“……的方法”。例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此世所以不传也。 吾知所以拒子矣。 10.不亦……乎,译为“不是……吗”。例如: 以此为政,不亦惑乎? 11.何……焉为,译为“有什么……呢”。例如: 夫子何命焉为? 12.何……为,译为“还要……干什么”。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13.庸……乎,译为“难道……吗”。例如: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14.其……乎,译为“难道……吗”。例如: 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 15.得无……乎、得无……耶,译为“恐怕……吧”或“莫非……吧”。例如: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6.无乃……乎,译为“恐怕……吧”。例如: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 17.……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译为“说的就是……啊”或“大概说的就是……吧”。例如: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18.孰与、与……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例如: 吾孰与徐公美? 吾与徐公孰美? 19.孰若,译为“哪里比得上”。例如: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20.然则,译为“既然如此,那么”。例如: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21.有……者,译为“有个……人”。例如: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这里,庞葱的第二、第三次问话,作者把主谓部分都省略了。如果把引号直接贯下去,成为——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就错了。 有一段介绍唐朝诗人白居易作诗的情况: “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听之问曰解否曰解则录之不解则又复易之。” 要是加上标点,便是:“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听之,问曰:‘解否?’曰‘解’,则录之;‘不解’,则又复易之。”上述文章,不是以白居易同老妪对话形式出现的,是作者叙述的语气,因此在老妪答话的“曰”字下,不必加冒号。“解”“不解”后,不必在引号里加句号,应在引号外加逗号。 ②一般动词作标志 主谓宾是一个句子的主要成分。文言文中,主语、宾语省略现象较多,谓语省略的极少。在断句中可以抓住动词谓语,在它之前找主语,在它之后找宾语。 ③人名、物名作标志。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如: 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孟子·离娄章句上》)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3)修辞标志: ①以“顶真”确定句读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例如:“具告沛公,沛公大惊。”“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 ②以“排偶”确定句读 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例如,《庖丁解牛》中“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jl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