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旋挖钻钻孔桩施工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旋挖钻钻孔桩施工方案

目 录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2.1结构形式及尺寸 1 2.2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气象 2 2.3主要工程数量 4 3.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5 3.1施工工艺及流程 5 3.2钻孔施工准备 5 3.3钻孔作业 7 3.4清孔 8 3.5钢筋笼的制作和安装 8 3.6混凝土灌注 9 4.主要资源配置 11 4.1主要施工人员配置 11 4.2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12 4.3主要管理人员配置 13 4.4主要材料用量配置 14 4.5主要检测设备配置 15 5.质量检验标准 15 6.钻孔常见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17 6.1坍孔 17 6.2钻孔偏斜 17 6.3掉钻落物 18 6.4扩孔和缩孔 19 6.5钻杆折断 19 7.钻孔桩断桩常见事故及处理 20 7.1供料和设备故障使灌注停工 20 7.2灌注过程中坍孔 21 7.3灌注过程中混凝土上升困难、不翻浆 21 7.4灌注高度不够 21 8.安全保证技术措施 22 8.1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22 8.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22 8.3施工机械安全技术措施 22 8.4行车安全技术措施 23 8.5起重安全技术措施 23 9.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 23 9.1施工准备阶段质量保证措施 23 9.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 24 10.文明施工 26 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4、《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 5、《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 6、《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7、《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8、《公路工程质量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10、《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 1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规范》(JTG D81-2006)。 1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13、《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 F31-2006)。 14、《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 15、《贵州省公路工程技术指标运用指南》(2005.10.01实施)。 工程概况 2.1结构形式及尺寸 狭岩大桥采用(120+120)m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桥。桥梁布置见《桥位平面图》(图号S4-3-1-2)和《桥型布置图》(图号S4-3-1-3):左幅120+120m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桥梁全长249.6m,中心桩号TZK23+297.000,起点桩号TZK23+173.700,终点桩号TZK23+423.300;右幅120+120m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桥梁全长249.6m,中心桩号:TYK23+300.000,起点桩号TYK23+176.700,终点桩号TYK23+426.300。左、右幅主墩桩基均采用9根直径为2.5m桩基,桩长25m。主桥桩基按嵌岩桩设计,桩基基底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不小于25MPa,对于不满足要求的地基,应通过桩基嵌入中风化岩层的深度扣除基岩倾斜的影响后主墩不小于7米。主桥桩基长度均不得小静载荷试验确定单桩承载力。 桩基推荐为机械成孔,在填筑土层及破碎断层角砾岩段采用钢护筒护壁,要求钢护筒内径为270cm,壁厚14mm。 2.2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气象 2.2.1地形、地貌 场区地处贵州高原西部高原山地区,受侵蚀-溶蚀影响,地形条件较为复杂。场区属侵蚀-溶蚀低中山地貌,桥区附近海拔1753.0m~1919.0m,相对最大高差166.0m。 桥区横跨一深切沟谷,沟谷狭窄,深约160米,底宽约40米,起点处为陡峭山体,局部为陡崖,坡度70-90°,局部因崩坍向内掏空,发育灌木;中部谷底有公路及小河通过,大桩号坡度约40-50°,发育少了灌木。桥位所跨地段地形标高介于1761~1842米,相对高差81米。 场地位于六盘水市水城县勺米乡鱼塘村狭岩内,有乡村公路可至桥位,交通便利。 2.2.2工程地质 桥区上覆土层为第四系残坡积层(Q

文档评论(0)

jiulam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