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師成長社群文獻摘錄
教師評鑑文獻摘錄
吳怡萍 102.03.10
教師評鑑最早可追溯至西元350年時的敘利亞(Syria)學校,校方依據學生家長的反應意見,實施類似教學評鑑的政策。中古世紀(西元1100~1400)的歐洲大學,也透過學生評鑑教師的教學,並據以調整教師薪資 (何明鏡,2011)。
正由於教師專業與學校教育品質密切相關,先進國家實施教師評鑑以期提升教育品質的做法實行已久(呂仁禮,2009)。
我國「大學法」於2005年12月28日修正,明定各校必須實施教師評鑑,國民中小學也於2006年由教育部以試辦方案的方式補助推動。這些相關法令及措施是台灣教育改革的里程碑,對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學績效影響深遠,也讓教師評鑑的理論開始朝實務面落實(吳清山,2010)。
「大學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大學應建立教師評鑑制度,對於教師之教學、研究、輔導及服務成效進行評鑑,作為教師升等、續聘、長期聘任、停聘、不續聘及獎勵之重要參考」,此為我國高等教育教師評鑑之法源依據。然而此強制且結合教師退場機制之規定,使得我國大學評鑑非以完全正面引導的方式執行(吳清山,2010),此種績效責任的觀點,不僅容易讓我們忽略教師評鑑乃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目的,更牽涉到法律程序的公平公正問題,這些都是各大學落實教師評鑑制度時所會面臨的挑戰。
一、教師評鑑的意義
評鑑是ㄧ種對受評對象的事實描述與價值判斷的歷程。
Hawely定義教師評鑑是對教師進行有計畫的輔助,並且協助教學改進(何明鏡,2011)。
Braskamp Ory以及Iwanick對教師評鑑的界定:「教師評鑑係指教師專業標準,有系統地蒐集教師表現資料,並進行描述、價值判斷和決定的歷程。」 (孫志麟,2007)
彭森明(2006):「大學教師評鑑係依據審慎、客觀的量化與質化規準與指標,系統化的蒐集大學教師在教學、研究和服務等方面的事實表現與資料,進行專業性價值判斷與客觀性績效評估之歷程。」
孫志麟(2007)對教師評鑑的界定:「大學教師評鑑是透過評鑑者與被評鑑者之間的參與、溝通、對話與協商,在真實情境中蒐集有關教師表現的資訊,並提供回饋及改進意見,以達到相互理解的過程,進而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二、教師評鑑的目的
Tucker Stronge(2005)指出教師評鑑可以落實以下三項目的:績效責任、專業成長、凝聚學校結構(張茂源、王昇泰、陳仕祥,2009)。
Iwanicki 認為教師評鑑的目的是績效責任、專業成長、學校革新及教師甄聘等,從中確保教師效能的發揮及教育品質的提升(何明鏡,2011)。
教師評鑑可分為以下兩種目的: (呂仁禮,2009;孫志麟,2007)
教師專業成長:以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為目的,重視教師知識、能力與態度的發展,以改善教師的專業表現。
教師績效管理: 評估教師專業表現績效,作為確保教育品質、教育決定及人事升遷獎懲的基礎。著重於學校需求的滿足或組織發展的達成,藉以提升學校績效及其競爭力。
我國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目的在於協助教師專業成長、增進教師專業素養、提升教學品質及增進學生學習成效(吳俊憲、吳錦惠,2011)。
Braskamp 和Ory(1994,轉引自孫志麟,2007)提出大學教師評鑑要兼顧教師發展及組織發展之雙重功能的主張,以促進個人及機構之績效。
三、教師評鑑取向
張德銳(2006)將教師評鑑分為以下兩類: (張茂源、王昇泰、陳仕祥,2009)
形成性評鑑(formative evaluation)
總結性評鑑(summative evaluation)
Redmon(1999)提出以下的兩種評鑑取向:(孫志麟,2007)
程序取向: 旨在確保教學品質、學生滿意及機構績效。
發展取向: 旨在協助教師解決問題或達成教師及行政兩方面的目標。
孫志麟(2007)將教師評鑑取向分為:績效控制與專業發展兩種取向。
績效控制
將教師視為「經濟人」(economic man),認為教師都是為了追求最大的經濟利益,教師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獲得經濟報酬。
相當重視獎勵或懲罰決定,而忽略了教師的自我反省、改進與發展。
為典型的總結性教師評鑑制度,較少關注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不在乎教師發展的潛力及其可能性。
大學教師在此一評鑑取向中僅是被動接受評鑑的「客體」,教師甚少參與關於自己的評鑑活動,教師的主體性及真實聲音被行政科層所淹沒。
績效控制模式過度偏重社會管制、工具理性、重視權威、講求技術,形成一種績效掛帥的評鑑取向。
專業發展
視教師為「社會人」(social man),認為教師不是孤立的存在,教師還有社會、心理方面的需求,即追求安全、愛與歸屬感、尊重、自我實現。
主張評鑑只是一種手段、方法或過程,評鑑的真正目的在於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教師被視為評鑑的「主體」,教師必須主動參與評鑑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研究.doc VIP
- 江铃-江铃E400-产品使用说明书-E400豪华型-JX70021BEV-江铃E400使用说明书.pdf VIP
- ISO IEC 27017-2015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基于ISO IEC 27002的云服务信息安全控制实践准则.pdf
- 脑疝病人的护理课件(完整版).pptx VIP
- 4-6岁 《游来游去的水母》-美术课件.ppt VIP
- 100个超级有趣的冷知识.pdf VIP
- 指挥调度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VIP
- 公司节能减排方案.pptx VIP
- RBANS记录表(精分,重度抑郁,焦虑障碍,正常对照).docx VIP
- 重症医学科绩效考核.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