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案例教学.docVIP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案例教学.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案例教学

案例 一、李成松:没有翅膀,用心也能飞翔 他,四肢全残,仅存两指靠双膝走路;他,三次参加高考,次次超过一本线不少于40分,却因残疾未被录取;他以总分380分、笔试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如今在苏大,他又以年级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奖学金……。他就是先天性四肢重度残疾的李成松。 四肢只剩两指,考高分却进不了高校 1977年3月,李成松出生于淮安市楚州区席桥镇李席居委会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里。由于先天残疾,幼年的他只能整天一个人孤零零地呆在床上。可是他生性倔强,有一次趁父母都不在家时,他一个人使出吃奶的力气从床上蹦到了地上---从此,开始了他以膝盖行走的艰难的人生之路。 8岁那年,李成松第一次用膝盖走进了课堂。经过几个月的勤学苦练,他左手的二指居然能像常人一样书写了。随后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他还不断地加快写字的速度,琢磨写字的艺术。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人们难以相信:眼前那么清秀的字体居然是出自一位残疾人用左手仅有的两指所写的。 1990年,李成松小学考初中时以全乡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入席桥中学。3年后,又以全市第二名的成绩被淮安市钦工中学录取。进入高中后,小李更加刻苦学习,门门功课都名列前茅。1996年,他以603分---高出当年一本分数线50分的成绩夺得钦工中学的理科状元。可是由于残疾的原因,他没有被高校录取。 出于关心和同情,江苏省残联建议他改学文科。又经过一年坚韧不拔的努力,第二年,李成松不负众望,以571分---高出一本分数线47分的成绩摘取了钦工中学文科高考榜首的桂冠。然而这一次,李成松依旧因为体检不合格被拒于高校大门之外。 大学的门似乎对他封死了?那么今后的人生道路该往哪里走? 李成松选择了自考。1999年6月,李成松的南京师范大学英语专科自考毕业,同年被全国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表彰为全国自学成才奖励基金首届优秀自学应考者。后来,李成松又拿到了南京大学法律本科的自考毕业文凭,他的毕业论文结合《残疾人保障法》试论残疾人高等教育与法律保障被评为优秀论文。 这期间,他开始做家教,赚了钱的他更自信了,相信自己不比正常人差。 跪爬四楼仍遭拒,终于打动盐城工学院 2002年,他在家里给一群高三学生补习,于是他心里又萌生了再次参加高考的念头。恰好,这年高考年龄放开,更加坚定了他争取上大学的信心。 但事实仍不轻松,虽然他又考了612分,超过一本省控线60分,超过当年第一志愿中国科技大学29分,但他的体检结论仍为不合格。理由是教育部制定的高考体检标准:双下肢或双上肢不能运用者不得被录取。 他决定到江苏省教委申辩,他和省教委的老师一起从底楼爬到四楼,以表明其双下肢并非不能运用;而他自己独立答完试卷,也足以表明双上肢并非不能运用。 但是教委的意见是,体检结论是医学专家下的,教育行政部门无权干预。李成松虽然学过法律,却也搞不明白其中的关系,再回头审视高考体检标准本身,认为该标准的制定有违宪法、残疾人保障法的原则与精神。于是李成松针对体检标准提出了行政复议与诉讼,但也不知是哪种形式要件没有完成,最终竟连驳回的通知都没有收到。 又回到求爷爷告奶奶的老路上来,于是又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江苏省招生办说,如果科大书面同意录取,他们就投档;而科大声称,按规定,江苏招生办不投档,他们就根本不必考虑是否录取的问题。在南京、合肥之间的往复中,李成松终于明白:在现实中,残疾人还是没有上大学的充分保障。 最终通过媒体的报道,社会关注到了李成松。盐城工学院听说之后,校领导专门去淮安了解李成松的情况,决定破格录取进入盐城工学院外语系读大学。 人生总有不如意,学会用感恩去面对 2005年底,即将大学毕业的李成松决定报考硕士研究生,他把目标锁定在了苏州大学法律硕士。谈到自己之所以选择法律专业,李成松说,一是以前自考学过法律,有一定的基础;二是心里有一种追求公平正义的情结,三是希望能为像自己一样的困难群体提供法律援助。“从小到大,我遭遇的不公与歧视太多了,从法律那里我才能找到公正与公平。” 报考时,他也曾有过顾虑,担心考研又会重演高考时的一次次挫折。接到苏州大学的复试通知后,李成松心里十分高兴,“这对我来说是一次机会,而不是一次挑战!”因为李成松认为,当两个生命面对面的时候,更容易被感动,因为他们看到资料是平面的,抽象的,仿佛很理性,其实带有绝大的臆测和武断。 结果比李成松料想的更加顺利,他被苏州大学录取了。听到消息的李成松表示:“激动胜过喜悦!”“苏大并没有因为残疾将我拒之门外,而是完全通过正常的途径和程序录取了我,让我倍感温暖。” 在研究生面试的时候,李成松曾回答老师的这样一个提问:“你有很坎坷的经历,遭受了不少歧视,你曾对这个社会和制度抱怨过吗?”李成松给出的回答是:“我渴望自己像常人一样,但事实上不可能,所以我坦然接受,而不是去抱怨

文档评论(0)

17898118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