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德》与《黄帝四經》對比研究札記(二)――兼論《三德》的竹簡編聯.
                     《三德》与《黄帝四經》對比研究札記(二)――兼論《三德》的竹簡編聯.
                      
在《〈三德〉與〈黄帝四經〉對比研究札記(一)》(以下簡稱《札記(一)》)[1]中,筆者對比了兩者在用詞、用韻方面的相似,本文再從文章結構的角度討論兩者之間的相似。要分析文章結構,就不能不渉及到竹簡的編聯。筆者認為,李零先生對簡文已經作了非常出色的整理,而陳劍先生的幾處改動[2],如: 14→19、17→15、21→18也是很有説服力的。至於22→6、12→20雖有可能,但還需要更多的証明。筆者在《札記(一)》中,認為陳劍先生所作1→4的編聯是値得考慮的意見,但從《三德》整體思想内容來看,現在覺得還是維持原有編聯較好。結合陳劍先生的幾處改動,筆者將《三德》分爲以下兩個大的部分。第一部分中又包括兩組或三組,即1→2→3→4→5→6→7→8爲一組,如果在這一組的5和6之間放入22,即變成1→2→3→4→5,22→6→7→8兩組,因為5和22能否相聯還很難説。另一組是17→15→16→香港簡→9(開頭部分),香港簡有可能在16的後面。而簡9開頭部分可以與香港簡相接,因為都有“乃無凶災”之類似表述。下面暫且按三組排列這些竹簡。爲方便閲讀,無論《三德》還是《黄帝四經》,對其中凡能確定的通假字、異體字,不再標注原文,一律使用寛體。nbsp;
 
第一部分第一組
  
天供時■,地供材■,民供力■,明王無思■,是謂三德。卉木須時而後奮■,天惡如忻■。平旦毋哭,晦[3]毋歌■,弦、望齋宿,是謂順天之常■。【1】敬者得之■,怠者失之■。是謂天常■。天神之□,□□□□,皇天將興之■。毋爲偽詐,上帝將憎之■。忌而不忌,天乃降災■。已而不已,【2】天乃降異■。其身不沒,至於孫子。陽而幽■,是謂大慼■。幽而陽,是謂不祥■。齊齊節節,外内有辨,男女有節,是謂天禮■。敬之敬之,天命孔明■。【3】如反之,必遇凶殃■。毋詬政卿於神次[4]■,毋享逸安[5]■。求利■,殘其親■,是謂罪■。君無主臣,是謂危■。邦家其壞■。憂懼之閒■,疏達之次[6]■,毋謂之【4】不敢■,毋謂之不然。故常不利■,邦失幹常。小邦則剗,大邦過傷■。變常易禮,土地乃坼,民乃夭[7]死■。善哉善哉三善哉,唯福之基■,過而改【5】nbsp;
 
第一部分第二組
  
……之未可以遂■,君子不慎其德。四荒之内,是帝之關[8]■。臨民以仁■,民莫弗【22】親[9]■。興興民事■,行往視來■。民之所喜■,上帝是祐■。凡度[10]官於人,是謂邦固■。度人於官,是謂邦吕(或“膂”)[11]■。建五官弗措,是謂反逆■。土地乃坼■,民人乃【6】喪■。喜樂無期度[12],是謂大荒■,皇天弗諒,必復之以憂喪■。凡食飲無量計■,是謂滔皇,上帝弗諒■,必復之以康■。上帝弗諒■,以祀不享■。【7】邦四益,是謂方芋,雖盈必虚■。宫室過度■,皇天之所惡■,雖成弗居[13]■。衣服過制,失於美,是謂違章■,上帝弗諒■。鬼神禋祀■,上帝乃(怡?),邦家【8】nbsp;
 
第一部分第三組
  
茖(路?露?)[14]■#65377;敬天之,興地之弡[15]■。恒道必。天哉人哉,凴何親哉■,沒其身哉■。知天足以順時■,知地足以固材■,知人足以會親■。不修其成■,而【17】聽其營,百事不遂,慮[16]事不成■。仰天事君,嚴恪必信■。俯視□□。務農敬戒■。毋不能而爲之■,毋能而易之■。驟奪民時■,天饑必來■。【15】奪民時以土攻,是謂稽■,不絕憂恤■,必喪其佖(粃)■。奪民時以水事,是謂■,喪怠(以)係(繼)樂■,四方來囂■。奪民時以兵事■,是[17]【16】〔謂厲。禍因胥歳,不擧銍艾。〕[18]……〔不〕懈於時。上帝喜之,乃無凶災。……(香港簡)……保,乃無凶災■。【9】nbsp;nbsp;
 
筆者認為,第一部分的話題以“天、地、人”爲主要線索,着眼於較爲具體的政治場面。第一組雖有一些與巫術禁忌相關的内容,但話題大部分集中於“内外”、“男女”、“君臣”這些可以視爲“幹常”“常、禮”的倫理綱常和國家興亡之間的關係。第二組與“君”之“德”相關,這些“德”包括了君子在處理君民關係,官職制度、自身欲望、疆土擴張、衣服宮室、鬼神祭祀等重大問題時的態度,認為這些問題同樣與國家興亡有着密切關係。第三組則側重於“時”。突出以農爲本的思想。整體上是人事以天道爲本,順天道以推人事的黄老思路。
 
就文章結構而言,這里有着非常醒目的規律可尋,那就是大量地採用“是謂”這種判斷式的表述方式。在此僅擧第一組的一些例子。nbsp;
  
陽而幽→是謂大慼。
 
幽而陽→是謂不祥。
 
齊齊節節,外内有辨,男女有節→是謂天禮→敬之敬之,天命孔明。如反之,必遇凶殃。
 
毋詬政卿於神次,毋享逸安。求利,殘其親→是謂罪。
 
君無主臣→是謂危→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