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祖地乡音》为例论对台广播闽南话节目以特取胜.doc
以《祖地乡音》为例论对台广播闽南话节目以特取胜
摘 要:两岸关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增强对台广播的可听性,必须正视并贴近台湾民众多元化的心理特点,从他们的收听需求和收听习惯出发,身段柔软,寻找“我们要宣传的”和“岛内听众想知道的”之间的契合点。
关键词:祖地乡音;闽南话;以特取胜;
中图分类号:G2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2
对台广播诞生于两岸军事对峙时期,当时对台广播立足于“解放台湾”,力求“攻心夺志”。在“和平统一”时期,对台广播承担着传播大陆对台政策、威慑“台独”等功能。两岸关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对台广播的大喇叭撤掉了,在开拓入岛渠道等硬件建设上,实现了增设播出频率、加大播出功率、增加播出时间和语种等。
与“入岛”不断取得突破相比,对台广播在“入耳”方面依然存在着不足,报道中依然存在“大喇叭式”的传播风格,不注重细节,位置高、调子高,宣传味浓。缺乏细节是对台广播报道可听性差的重要原因。
原海协会副会长、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铭清在谈到对台宣传工作时指出:“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对台报导‘宣传味’太浓的做法,要以拉家常的宣传,让台湾同胞既易于接受,却又不认为你是在宣传,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对台广播是一项争取台湾民意的工作,优化宣传效果的关键不仅在于“说什么”,更重要的是“怎么说”。增强可听性必须从细节入手,善于平中见奇、以小见大,增强报道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对台广播要从传播受众身份、语言以及节目风格等方面,千方百计缩短与受众的距离。
首先,话相通。台湾本省人日常交流常用闽南话和客家话,特别是闽南话在台湾绿营中普遍流行。用闽南话和他们沟通,可以发挥闽南话的精神纽带作用,容易引起共鸣,增强对台广播的亲和力。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除了在总部设立方言部,开设《天风海涌》闽南话节目。2008年11月,还成立了厦门编辑部,在新创办的《祖地乡音》节目用闽南话对台播音,节目时长也渐渐从每日一小时延长到三小时。《祖地乡音》节目利用在地新闻资源优势,用闽南语向台湾同胞们及时传递各种有用的两岸新闻信息和服务,沟通两岸民众情感,以浓浓的乡音乡情,吸引了岛内大量的闽南语听众,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
2012年12月,。厦门编辑部突破性地在泉州至金门海上客运航线――蓬江轮开辟了《船上来作伴》节目,节目主要以答嘴鼓、念四句等闽南话脱口秀的形式,播报乘客关注的财经、民生、旅游等一些涉台实用的信息,同时利用节目平台及时发布泉州地区口岸的工作、交通运输、出入境边防检查、海关、海事、旅游等相关领域的涉台政策措施,打造一档沟通两岸民众、服务台湾同胞的娱乐性和实用性并重的广播节目。
第二,人相近,要善于用台湾人影响台湾人。可在节目中访谈台湾社会各界人士,请岛内专家学者做节目嘉宾,聘岛内同行做节目主持,与岛内媒体的“名嘴”进行连线。
同时,注意留白,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以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对台广播的留白就是多讲一些故事少讲一些观点,多造一些氛围少说一些道理,给予听众充分的回味和反思的空间,使其在报道的客观事实中产生情感共鸣。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厦门编辑部在每周的节目中开辟《云顶岩茶馆》栏目,专访在闽打拼、生活的台胞,让广大台胞能够听到更多原汁原味的台湾人讲述自己在大陆发生的故事,深入地了解闽南祖地和大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让台湾听众自己思考来大陆发展的得与失。
第三,形相似。不可否认的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台广播并不追求报道艺术,报道两岸交流往往扣上“和平发展”、“血脉相连”等“政治帽子”,这些报道手法加深了台湾听众心目中对台广播是“统战”媒体的固有印象,从心理上产生排拒感。如果意图使台湾听众的思想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受众的行为,那么,形式鲜活、内容充实、对象感强的对台报道更容易发挥作用。
在播音风格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闽南话播音自成立以来就坚持以岛内口音为标准,在节目形态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广播注意借鉴岛内传播理念,尽量与岛内主流电台相类似,让岛内受众觉得很亲切,讲述台湾人感兴趣的故事,而不是重复播报在网络、电视等媒体可以获得的消息。
第九届海峡旅游博览会于2013年9月在厦门举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神州之声《祖地乡音》栏目于旅博会举办期间推出特别节目《蕾镭“七淘”旅博会》,一改节目常态方式,让主持人走出直播间,走进旅博会现场,以主持人蕾镭个性化的视角、生动有趣的表达、活泼自然的风格,体验、感受并挖掘旅博会的精彩。同时,在节目增设听友互动环节,拨打互动电话、关注节目微信、微博就可能获得《祖地乡音》送出的旅博会门票和中央台精美纪念品,引领两岸听众“七淘”旅博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