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参考).pptVIP

第6讲.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参考).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首要的预防方法是加强通风 自然通风不能有效降低CO浓度时,必须采用机械通风; 对各类地下建筑,当主风流不能实现贯穿风流通风时,都应安装局部风机进行有效的通风; 卫生标准规定: 空气中CO含量不得大于0.0024%(24ppm)或30mg/m3; 有柴油机工作的地点,CO不得大于50ppm; 在煤矿井下,为防止火灾及煤尘爆炸时CO扩散到其他区域,有火灾或自燃危险的矿井,应给工人配备过滤式自救器,以备急需; 自救器内装有催化剂霍加拉特(Hopcalite)药层,能把CO氧化成CO2,使用于02含量不低于17%的环境中; 2、预防措施及卫生标准 * * 6.2 工业环境中的气体毒物(续) 6.2.5 硫化氢(H2S) 硫化氢是具有臭鸡蛋味的剧毒气体; 沼泽地、沟渠和下水道中常有硫化氢生成和积聚,应予以十分注意; 国内外资料及事例已有许多修理水道、进入涵洞而中毒致死的报告; 硫化氢的来源及特性 井下积水的老塘和采空区,由矿石中的硫和水作用生成硫化氢蓄积水中,一旦扰动常有大量逸出而使人中毒; 炮烟的臭味主要是硫化氢的气味,不过含量较低,其作用不如浓度高的CO和NOX那样明显,但复合作用的毒性是不可忽视的; 硫化氢易溶于水,1体积的水可溶解约4体积的硫化氢; * * 急性作用 浓度越低,对呼吸道及眼的局部刺激作用越明显; 浓度越高,全身作用越明显,表现为中枢神经症状和窒息症状; 人对H2S的嗅阈为0.03mg/m3(0.02ppm),低于危险浓度很多,但浓度超过10mg/m3之后,臭味反而减弱; 由于它能迅速造成嗅觉疲劳所致; 在井下嗅到H2S气味必须加倍警惕,查清污染源; 进入有臭味区域应先进行通风或戴上防毒面具,不可贸然进入危险区; 不同浓度硫化氢对人影响见表5-8; 1、毒性及卫生标准 * * * * 慢性作用 仅发生眼结膜炎及角膜炎,无蓄积作用,因此不易发生慢性中毒; 卫生标准: 硫化氢浓度必须低于10mg/m3(6.6ppm); 2、预防 最有效的方法是通风; 个别高浓度区作业和检查人员应佩戴防毒面具; 患有下列疾病者不宜接触硫化氢作业: 中枢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疾患、神经官能症、内分泌及植物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及上呼吸道和眼慢性炎症患者; * * 6.2 工业环境中的气体毒物(续) 6.2.6 二氧化硫(SO2) 特性: 无色有强刺激性臭味的气体; 稍溶于水,易溶于甲醇、硫酸中; 来源: 炮烟中常含有一定量的SO2; 柴油机尾气中也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硫; 地表空气中的SO2主要是由煤炭燃烧产生的; 环境治理中,SO2是首先要除去的有毒气体; * * SO2对眼、鼻、喉、气管有极强烈的刺激作用; 二氧化硫易为眼、呼吸道粘膜的湿润表面所吸收而生成亚硫酸,一部分氧化成硫酸; 轻者咳嗽流泪,重者引起肺水肿,喉水肿、直至声带痉挛而窒息死亡; 对人的毒性作用列于表5-9; 急性中毒者,出现喘息、躁动、呼吸道刺激最后因呼吸困难而死亡; 慢性中毒有全身作用; 除发现慢性鼻炎外,还有粘膜肥厚或萎缩、嗅觉迟钝、牙齿酸蚀症和肺功能降低; 工业生产场所的SO2浓度不得超过15mg/m3(5ppm); 1、毒性及卫生标准 * * (1)加强通风; (2)密闭SO2发生源,不使其溢散; (3)注意个人防护; 简单的方法是将数层纱布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及1%甘油湿润后,夹在纱布口罩中吸收SO2,工作后用2%碳酸钠溶液漱口; (4)口腔、眼、鼻、呼吸道慢性疾病患者不应接触SO2作业环境; 2、预防措施 * * 6.2 工业环境中的气体毒物(续) 6.2.7 甲醛(HCHO) 特性: 甲醛是无色、刺激性气体; 甲醛的嗅阈在0.06~1.2mg/m3(0.045~0.9ppm),但在0.01mg/m3(7.5× 10-3ppm)时即可刺激眼睛; 甲醛浓度及毒性反应参见表5-10; * * ①加强通风,排出污染物; ②加强对柴油机设备的管理,采取尾气净化措施; ③个体防护; 活性炭对甲醛有良好的吸附作用; 对柴油设备司机应采取局部净化设备或防毒面具加以保护; 预防措施 * * 6.2 工业环境中的气体毒物(续) 6.2.8 苯并(a)芘(Benzo(a)pyrene) 苯并(a)芘属多环芳香族烃类化合物,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致癌物; 矿井中主要是柴油机排气中含有苯并(a)芘; 1、毒理 虽是微量分布的物质,但长期食入和吸入可致癌症发生; 例如,吸烟人群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人群高10倍; 印度北方邦居民有咀嚼烟草的习惯,口腔癌发病宰显著高于其他地区; 爱吃熏制鱼、肉的斯堪底纳维亚半岛的居民,肠癌发病率高等等; 炼焦、沥青作业工人的发病率也很高; * * 从工业卫生角度应予以注意 ①井下用柴油机必须选用低污染柴油机;排尾气口应安装催化剂和水箱以除去未燃烧的碳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