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论文从情境中探索教与学的新支点.docVIP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从情境中探索教与学的新支点.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从情境中探索教与学的新支点

从情境中探索教与学的新支点 一、主题与背景 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四年以来,化学课堂教学在模式上更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课堂氛围,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笔者经过近两年的尝试,发现在“建构主义”理论下,在化学教学中引入“支架式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在教师的支持、引导、协助下逐步建构、内化能使其从事更高层次活动的思维能力、技能以及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②搭建支架,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③分析问题,自主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排列。教师起“脚手架”作用,最终让学生独立分析,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 ④集思广益,协作学习——小组经协商、讨论,产生矛盾——矛盾明朗化——达成一致意见——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即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性质、规律等达到较深刻的理解。(集体智慧稳定支架) ⑤完成建构,效果评价——包括学生个人自我评价、小组对个人的评价以及教师对学生群体和个人的评价。内容包括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协作学习的贡献,是否完成了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回头检验知识支架) 以上各环节只是支架式教学模式的一般形式,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教法的处理和学法的指导,增加或较少部分环节,也可反复运用某些环节,以提高课堂效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以下三种不同的“脚手架”模式,在不同的课例中可有不同的应用。 下面笔者通过几个具体案例分别对上述支架模式进行分析。 (一)新授课的下大上小型脚手架(图1-①)——层层跃进式 【案例1】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天然气的利用 甲烷” 学生经过高一阶段的学习,对基本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都有所了解,尤其对无机物的认识比较熟悉,清楚学习无机物的一般方法,即从结构组成认识其性质,了解其用途及制备方法。而对有机物的认识相对模糊,只知其名,不知其性,诸如酒精、醋酸。本节课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通过对甲烷这种最简单的有机物质的学习,建立起认识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和概念,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新课从一段视频开始,围绕我国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总体情况,介绍了甲烷气体的一般性质和用途。在声情并茂的解说过程中,学生首先建立起了对甲烷这种有机物质的初步认识。接下来的一组图片展示和问题,看似简单,却颇具匠心,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开端。 问题1:海底蕴藏着一种非常优质的燃料——可燃冰,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分子,但是这块“冰”放在手上却能够燃烧,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问题2:“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建设的重大项目之一,为什么天然气要用管道输送,它能象液化石油气那样用气罐通过车辆运输吗? 问题3:从刚才的一段视频中,你能了解甲烷的哪些性质? 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中,引发了探知甲烷性质的求知欲望。教师完成“脚手架”的搭建,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接下去,对甲烷性质的做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基于有机物反应的复杂性,反应时间较长,不利于课堂演示的缺陷,充分利用工具支架,展示甲烷燃烧的实验过程和一段CSI影片中截取的引燃天然气爆炸的场面(视频)。同时引入一则图片新闻:2009年4月28日傍晚6时,随着一声巨响,一朵黑色的蘑菇云从金华市环球春江花园的一幢别墅里腾空而起,紧接着火光冲天,没多久警笛声响起。原来是别墅区一住户改造与装修房子,在院子里钻井取水,因违章作业造成钻头钻破地下天然气管道而引发爆炸,酿成大祸,大火足足烧了半个小时。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中学生充分认识到甲烷的可燃性,对比氢气明确可燃性气体在燃烧时特别要注意的事项:检验纯度。 问题4:如何检验甲烷的燃烧产物? 问题5:什么是取代反应?有何特征? 甲烷的特征反应——取代反应,是学生认识的第一种有机反应,在此之前没有任何概念的认知,借助flash工具支架,微观显示其反应历程,教师板演第一步反应的方程式,学生可模仿书写第二步,甚至是第三步、第四步的反应过程。再利用图表支架,对比取代反应(陌生的有机反应类型)和置换反应(熟悉的无机反应类型),进一步内化“取代反应”这一概念,自然建构对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规范。由此,学生对甲烷的性质了解已十分深入,最后要升华到一个思维高点——学生对有机物结构的认识。 问题6:甲烷的结构究竟是怎么样的? 学生活动:用橡皮泥和牙签分别制作四面体的二氯甲烷和平面形的二氯甲烷,看看它们分别有几种结构?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相互协作讨论、制作完成模型,在分组展示模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最终得出结论:四面体的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平面形的二氯甲烷有二种结构,而实际测得二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故二氯甲烷是四面体结构,即甲烷是正四面体构型

文档评论(0)

saity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