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也谈“乎”字断句法.doc
也谈“乎”字断句法
关于文言断句的文章不少,方法很多。其中就大有根据虚词位置定句读的。如在句末语气词“乎”的后面断句,这个理论上没有问题,但是操作起来,不是每个学生都练就了火眼金星,一看就准,一断就对的。而很多论文只是满足于浅尝辄止,讲一种方法,举一个事例就完事了,这不免太不负责任。要知道断句是有方法,但是方法只是个参考,它不是一成不变的。科学的断句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那种大而化之的定论,粗制滥造的作为,忽视了文本,忽视了语法,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行不通。
乎,作为句末语气词,或者在句首作叹词的时候就可以在其后断句,这个没有问题。但是,很多学生不知道句子中“乎”的位置是不是处于句末,于是想当然就断了句,这个就可能变成一个雷区,让学生失误丢分。所以细细研究它的断句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如:
生乎①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②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
这里的“乎”后就不能断句,因为在此文段中,它不是句末语气词,而是相当介词“于”。 乎①,是“在”的意思,表示对象;乎②是“比”的意思,用于比较。
孔子曰:“吾道穷矣。”春秋何以始乎隐。祖之所逮闻也。(《公羊?哀十四年》)
这里的“乎”相当于介词“从”,表示时间。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论语?先进》)
这里的“乎”,相当于“在”,表示处所。
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①哉?德荡乎②名,知出乎③争。(《庄子》)
这里的“乎①”,和“哉”一起构成复音语气词;乎②和乎③相当于“从”,表原因。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礼记?中庸》)
这里的“乎”相当“根据”,表示准则。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捕蛇者说》)
这里的“乎”相当于“对”,表示对象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
这里的“乎”,相当于词尾,可以不翻译。
由以上例子发现,不处在句末的,不表示语气的虚词“乎”,其位置具有某些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它的后面往往接名词和代词或体词性动词,这是由它作为介词的基本功能所决定的。由此可见,“乎”,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功能,不能一看到“乎”就想当然给它断句,否则会弄错。像以上这些,充当介词的“乎”要断句的话,也只能断在其介宾词组的宾语之后。
要按照简单的断法,也就是直接在“乎”后断句,只有满足以下两种情况才可以。一是,“乎”作为句末语气词;二是,乎作为叹词,如“嗟乎”。否则,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那么怎么判断,“乎”是在句末呢?这个可以根据词的分布和功能,结合词的结构和句式来加以判断。分布往往决定功能。“乎”在句末作语气词的话,只是起到辅助句子语气的作用,它和其他虚词一样没有独立性,但它更特殊,位置更边缘化,只能依附于整个句子之后,也就是说,它和句子结构没有什么关系,没有它句子照样是句子。书写上,加叹号或者问号就能代替它;言语中加上一定的语气语调也能起到它的作用,所以说,这样的语气助词,它的前面,一定是个完整的句子结构,至少在表达上是这样的。这就是判断的方法之一。如: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糖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后汉书?宋弘传》)
《师说》“其皆出于此乎?”中的“其皆出于此”就是一个完整的结构,主谓宾齐全。而《后汉书?宋弘传》中的“人情乎?”则是省略了主语和谓语,在语境中并没有影响表达,从表达上来讲依然是个完整的句子。
另外一种方法就是看结构,找句式,这个可以从表面形式来加以断定。如句首叹词“嗟乎”,就是个很固定的形式,看到这样的叹词组合可在其前后断句,绝对没有问题。虽然它不是处在整个句子的末尾,但是从自身单元来讲,可以独立放在句首表示某种很强烈的语气,具有相当的特殊性。而更多关于“乎”的固定句式,本来就是一个句子,大多在其前后断句没有问题。对于这样的句式,要结合整个句子来观察,切勿草率。如: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游褒禅山记》)
帝闻之,大怒,乃自将讨萌。与诸将书曰:「吾常以庞萌社稷之臣,将军得无笑其言乎?老贼当族。(《后汉书 庞萌传》)
其中,“其孰能讥之乎?”中的“其……乎”是表示反问的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汽车理论》课件.pptx VIP
- 设计进度计划及质量保证措施.docx VIP
- 成为自己的勇气:认知自我的情绪心理学.pptx VIP
- 2025年中考数学 (山西卷)真题详细解读及评析.docx
- 新起点、新扩建—新一轮高速公路改扩建的思考与展望NewBeginning.PDF VIP
- GB50235-2010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pdf VIP
- T_CAOE T_CAOE72—2023(海滩养护拦沙堤设计技术导则).pdf VIP
- 《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纤维支气管镜的清洗3、消毒与维护程序.ppt VIP
- T∕CAOE 21.2-2020 海岸带生态减灾修复技术导则 第2部分:红树林.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