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代绘画的“解剖学”.doc
宋代绘画的“解剖学”
摘要:学术研究强调使用多样性的资料来探讨过往的历史。但是,使用视觉资料(尤其是绘画资料)的历史研究比较罕见。相较文字资料而言,绘画资料可以更加直接地传达当时的社会情景。反映北宋晚期都市与社会的《清明上河图》图卷,在2012年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被展出,受到日本新闻媒体与广大民众的热情关注。日本学者尝试利用绘画、壁画、雕刻等图像资料,解读宋代都市、社会及其变迁,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根据黄河周边卫南县出土的石刻资料,可以反映开封城外地方商业活动的活跃,可能是《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原型。
关键词:开封;城市景观;《清明上河图》;宋代绘画
中图分类号:J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13)02―0076―06
2012年1月2日至24日,“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纪念展”之“国宝观澜――故宫博物院文物精华展”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隆重举行。全部展品是以宋代为中心的254件珍贵文物,其中北宋张择端所绘绢质《清明上河图》是首次在中国之外的国家展出。或许是办理展览手续中遇到一些困难,所以真迹展览时间不长。东京国立博物馆此前向媒体公开展示了该幅作品,日本主流新闻媒体朝日新闻社、NHK、NHK事业公司,对这幅古代绘画精品作了大量的新闻报道,对它的历史文化价值、绘画技巧及绘画的重点内容进行详实的介绍,称誉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神品”、“国宝中的极品”、“中国绘画的顶峰”。经过日本媒体迅速深入报道、广泛宣传,《清明上河图》极大地牵动了日本参观者的好奇心。“平成馆”真迹展出期间,参观者超过10万人。真迹返还之后,观众欣赏摹本的兴趣依然不减,总计达到25万人次。这次展览会盛况空前。据闻观众参观《清明上河图》真迹时,排队等待时间长达5个小时。许多人无暇浏览其他展品,不得不再次来馆参观。本文希望通过介绍这次日本展览会的盛况、日本目前的画卷研究情况,探讨图像史料利用在历史研究中的未来前景。
一、《清明上河图》日本展览会盛况
关于这次展览会的具体情况,可以参见板仓圣哲氏发表在《东方》第374号的文章。同时,日本、中国也将出版展览报告集。需要指出的是,展览会期间,日本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有很多介绍和报道,有些出自目前活跃在日本文坛的中国人士之手,或因文章写作仓促,或因论断过于随意,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错误。例如,《朝日新闻》刊载了他们撰写的鉴赏记,或称宋代是“战乱的时代”,或据画卷中描绘的骆驼、行船推测开封与外部世界联系紧密且贸易发达。事实上,虽然宋朝与周边国家关系紧张,但仍属于文治国家。国内虽有战乱,但并非战乱时代;在当时的开封附近,骆驼并不是与外界联系的象征性役畜。画中的汴河是内陆河,所以行船并非外洋船,而是内陆河船。仅凭骆驼和行船并不能断定开封存在着发达的对外贸易。类似的错误,在《文艺春秋》(2月号)刊载的随笔里也明显存在。文章对北宋与南宋、徽宗与秦桧、岳飞的关系的叙述存在错误,造成很多日本读者把这些中国人士的记述误认为是中国学术界的代表性意见。宋代有“不以言废人”(《元史?刘秉忠传》)之说,但还是有必要指出和批评这种现象。毕竟在著名媒体上发表充满谬误的文章,不是一件小事。为此,我曾郑重提醒过有关出版社。
这次展览会激起日本人民对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强烈关心,一下子唤醒他们内心深处长久以来对宋代文物的关心和憧憬,这可能是因为《清明上河图》历代都有很多摹本和类似品,有些还散落在民间。野岛刚《神秘名画?清明上河图》一书,对这方面的情况进行了整理。他在书中指出,对国内外凡50种的《清明上河图》画卷进行追踪调查,其中藏于日本的有10多种,作者推测实际数量应该不止这些。此前有研究者估计总数过百,藏于日本的不算很多。但是,从野岛刚的追踪调查看,日本所藏的摹本多于台湾、中国和美国。为什么日本会藏有这么多《清明上河图》画卷呢?这些画卷是什么时代进入日本?这些问题值得探讨。我认为,日本人的“实学志向”导致日本藏有多种画卷,也使得后人对这种描绘世间生活的画卷抱有浓厚的兴趣。
在这次展览会上,还有其他的展品:一是其他绘画展品中也有绝代精品,如宋徽宗《祥龙石图卷》、赵孟?《水村图卷》、《康熙帝南巡图卷》、《乾隆帝大阅像轴》、《万国来朝图轴》等。二是青铜器、玉器、陶瓷器、漆器、珐琅器、织绣文物。在日本茶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出现“名物”的概念,即日本茶道所使用的卓越文物。除了陶瓷器以外,茶釜也被叫做名物。名物讲究来历。这是因为室町幕府将军所藏的茶道文物在赠予和赏赐过程中逐渐具有了“权威性”,被视为珍宝。因此,收纳茶道文物的箱(盒)子上所记录的茶具来历就变得很重要。人们鉴赏名物时,非常重视箱(盒)上的签署记录的原因就在于此。在这种传统中,宋代瓷器特别受到重视,天日茶碗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可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