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戏台穿越千年.doc
戏台穿越千年
古戏台是祠堂的一个要件,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祠堂为祭祖重地,戏台为祭祖时演戏所用,或作丰收大庆、族老寿庆等之用。观众少则近百人,多则上千人,月光下人头随着鼓点一起摇动。往往台上演得活灵活现,台下看得眉飞色舞。于是,古戏台便成了名著或经典的舞台,连接着千年的历史以及遥远的未来。
眉目传情的结构
江西乐平县祠堂有个突出特点,即祠堂大都配有戏台。至今,乐平县还保存有三百多个戏台。另一个特点是部分古戏台配有藻井。其建筑艺术精髓是奇特的双联斗拱和九卷棚结构,呈螺旋形上腾,蓬勃的动势和戏剧的热烈珠联璧合,起着扩音和拢音的作用。古代的能工巧匠于锯、斧、刨、凿、钩等工艺之间,就完成了椽、柱、榫、檐、檩等构件,之后,开始动用综合交错的手段,将构件组合为斗拱乃至藻井。浙江永嘉的古戏台多为八角覆斗形藻井,镏金斗拱沿八个阴角线和八面中线层层上挑,长拱如流云,如灵芝,婉转屈伸。非常生动。
一般而言,古戏台或全身凸出,或一半凸出,或全身都躲藏在门屋的明间里面。这三种古戏台的前面都高高翘起一对翼角,后台则在门屋明间里。前两种,观众可从戏台三面看戏,台上台下可以互动,说不准演员长袖一甩,就抚摸了几位观众的心跳。后一种,戏台挡住了祠堂大门。平时,就是演戏看台,行人也只能从左、右次间的侧门出入;遇宗族大事要事,如祭祖,便移开戏台中央的活动台板,空出一条通道来。一人由中央正门进入,其他分左右绕过戏台拜殿。
古戏台台口上方皆有横匾,多为当地名家题写,如“普天同庆”“盛世绝音”“升平雅奏”。前檐两侧各有一“台柱”。两台柱上有移动楹联,楹联内容与上演的剧目相呼应,如“一曲商音,演成千古兴亡胜负;数声越调,点出百年离合悲欢”。也有颂扬宗族家声的,如“一样楼台可家可国可天下,几个子弟能文能武能鬼神”。乐平古戏台有的楹联道破了戏剧的美学品格在于“咫尺天涯评论是非功过,须臾岁月历数万古忠奸”,“纳喜怒哀乐感情色彩,容古今中外典型品貌”。而戏剧的本质在于“随尔演来无非扬善除浊,吾听却去都是教愚化贤”,“且将前代事,做与后人知”。
清乾隆年间,苏州有位文学家叫沈三白,“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饭,乃三白也”。他不以读书求仕途,而是醉心恬淡自适、悠游自然的闲趣生活,著有《浮生六记》,记载了徽州祠堂与演戏的场景;天刚暗下来,观众便接踵而至。戏台上锣声忽起,就勾走了在场人的目光。而古戏台的另一边享堂中,却摆放着祭品,荤素搭配,有主有次。
另外,戏台台面前沿有一条状的大木枋子,上面镶着可以拆卸的木雕,其题材就是上演剧目的情节。四川称雕花板为“照面枋”,意思是说它面对观众专供大家品评,所以制作格外精心。许多戏台的形制并不特殊,似有雷同之处,但雕刻遍布,穷极艳丽。
上台演戏要化妆。对这点,建戏台之初就有了通盘考虑。化妆室往往设在门屋次问的夹层里,由小木楼梯从戏台后的候场处上下。
候场处与前台之间设一道板壁,叫“守旧”,上面大多画一幅“唐明皇游月宫”图。其图叙述了一个凄婉的故事:李隆基因安史之乱仓皇中逃向蜀地,途中杨贵妃被逼自尽,“君王掩面救不得,回首血泪相和流”。平乱之后,李隆基返回长安,日夜思念贵妃,“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道士叶法善便引导李隆基奔赴月宫,和已经升仙的杨贵妃会面。故事情节极富戏剧性,加上唐明皇精于多种乐器演奏;如琵琶、横笛、羯鼓等,并设立梨园,亲任校长,戏剧业奉他为祖师爷,也把他立在了板壁上。
演员从候场处上台,或戏毕从台上回候场处休息,要通过“守旧”两侧的上场门和下场门,门额上大多写“出将”“入相”两个词。戏台左右和前沿,均安装护栏,护栏衔有小柱头,上刻有木雕,多为麒蒯等瑞兽。护栏高仅盈尺,以防演员莲步轻移、水袖漫卷,演到“忘形”时摔出去。另在戏台一侧辟一个小台子,是乐队作业的天地。
古时,乐平民众强调戏台廊庑与祠堂的连贯性,意在形成一个整体建筑。但建造的事实却往往突出了戏台的独立性。戏台的台面为牌楼式,一般三层,高则五层,气宇轩昂的飞檐翘角、镏金上漆的雕刻、艳丽华美的藻井浑然一体。
演戏拉动了当地个体经济的发展。演出预告一出,当地的小贩就开始准备小吃食、零杂货。到公演当天,小贩会早早地赶到祠堂前或戏台前两侧廊庑里摆摊,一如闹市,与开演的锣鼓声、演员的唱腔声,观众的吆喝声相映成趣,即便是演出谢幕,这样的混声依然在空中翻腾……
晴雨进退的机动
江西乐平现有三百多座古戏台,但风格各异,素有“中国古戏台博物馆”之称。这里有密集的祠堂,还有各种祠堂台,如万年台以及晴雨台。
一般而言,万年台坐落在村坊中心,独立的单台。为了疏散观众,台前设有一小广场,与大街小巷相通,并伸向各家各户。晴雨台,大都为双面,即一面与万年台相似,另一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