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州方言特征词类别分析.doc
温州方言特征词类别分析
摘 要:温州方言的词汇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本文试从历时的观点,根据李如龙先生的方言特征词理论将温州方言词汇分为三种类别:变异词、承传词和创新词。变异词是在传承前代词语之后词义、用法、构造等方面发生变化的方言词;创新词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温州人根据自身交际的需要所创造出来的词;承传词是古代汉语直接传承下来的词语,它们在语义、词形、词语的语法功能、词语的用法等方面没有发生明显或较大变化。
关键词:温州方言 特征词 类别
一、引言
温州地处浙江南部,在地域上属于吴语区,但温州方言与苏州、杭州等地的方言相差甚远。温州离闽台很近,但语言又与福建话大相径庭。温州话表现出了明显的地域性。长期以来,方言的研究着重于语音,李如龙认为不同方言之间不仅有不同的语音特征,还有不同的词汇特征。在《论汉语方言特征词》一文中,李如龙将方言特征词界定为“一定地域里一定批量的,区内大体一致,区外相对殊异的方言词” [3](P112),并用历时的观点将方言特征词分为三个类别:变异词、承传词、创新词。笔者是土生土长的温州人,以自身对温州方言的了解为基础,根据“汉语方言特征词”理论,以李荣先生主编的《温州方言词典》作为研究的基本材料,通过方言调查、比较以及参考沈克成先生和沈迦先生联合撰写的《温州话》中列出的温州方言特征词,得出一部分温州方言特征词。本文试用李如龙先生提出的方言特征词理论对温州方言特征词进行分析。
二、变异词
李如龙先生认为“变异词是在传承前代语词之后意义或用法发生了较大变异的方言词”[3](P123)。因此,变异词首先是在传承前代词语的基础上,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词义、用法、构造上发生较大变化的方言词。
(一)词义变化
1.词义扩大
在历史变迁的过程中,有些方言特征词不但传承了它们在古代汉语中的含义,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且新的含义与原来的意义之间又存在联系,多为直接引申而来。如“坍”“扎”“抽”。
坍:在古意中有“倒塌,崩坏” [4](第二卷下P1058)的意思,在温州方言中引申为“精神委顿”的意思。如“该事干干起吃力兮,人貌着坍落一色”,意思是这件事情干起来很吃力,干完之后让人感觉精神委顿。
扎:在《汉语大词典》里,“紥”同“紮”,在古意中有“缠束,结扎”[4](第九卷下P776)的意思,后在温州方言中发展出“坚持”的义项。如:“该人扎牢恁讲,我阿冇办法”,意思是这个人坚持这么说,我也没有办法。
抽:在古意中有“拉,拔”[4](第六卷上P452)的意思,后在温州方言中发展出“故意推脱”的义项。如:“叫渠做事干,渠会抽起个”,意思是叫他办事,他会故意推脱的。
1.词义缩小
在时代变迁的过程中,有些方言特征词继承了原来的意思,但词义缩小,用法有所减少。如“骹”“事”。
骹:指小腿,也指手腕或脚腕。古代车辐同轮牙相连接的较细的一端也称为“骹”。[4](第十二卷上P406)但温州方言中的“骹”仅仅指螯,甲壳动物或眼镜之类器物的脚。如:“江蟹骹”“眼镜骹”“骹”的词义在温州方言中词义有所缩小。
事:“事”在古汉语中有“官职,职业,事情”义[4](第一卷P544),如《论语》:敏于事而慎于言。[16](P30)在温州方言中,“事”不能单独使用,只有与“干”一起使用,才表示“事情”义。如:“等厂里事干不忙爻,一定走你啦嬉。”“事”在温州方言中相对于古汉语中可单独表示“事情”义,词义有所缩小。
1.词义转移
汉语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词义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引申义与本义存在一定的关联,是古义直接或间接的引申。如:“吱”“雀跃”。
吱:“吱”在古汉语中是象声词,形容某些尖细的声音。而温州人则将“糊状的东西从小孔或小缝渗出或挤出来”称作“吱”。如:“个老人客油沃壮,肚上油阿快吱出爻”,意思是这个中年妇女太胖了,肚子上的油肚快渗出来了。“吱”在温州方言中由古汉语中的象声词演变为“糊状的东西渗出、挤出”义,在词义上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雀跃:在古代汉语中,“雀跃”有两种语义:①如雀之跳跃,表示欢欣之极。《庄子·在宥》:鸿蒙拊脾雀跃不辍,对云将曰:“游!”[9](P308)②形容勇于任事。《旧唐书》:宽夫雀跃,廷老鸿轩。姚、卢啟奏,君子之言。[10](P4093)在温州方言中,“雀跃”属贬义词,指女子风骚,轻浮,不稳重。如:“该个院主儿雀跃显个,着逮渠搝来当新妇,直头用不着”,意思是这个年轻女子很轻浮,要是娶她当媳妇,绝对不可以。
(二)语法功能变化
词语的语法功能发生了变化,即词性或充当的语法成分等发生了变化。
执:“执”在古汉语中可作动词、名词和介词。《左传》:庄公死,已葬,祭仲将往省于留,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