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苦兵”式、“病创”式结构.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议“苦兵”式、“病创”式结构.doc

小议“苦兵”式、“病创”式结构   摘 要:《史记》《汉书》中的“苦兵”式被动表达法和“病创”式动补结构,理解时都可以在动词和名词之间加上“于”,两书中有一些同类型的例子全面展示这两种结构。这两种结构在汉语史上比较少见,值得细究。   关键词:“苦兵”式 “病创”式 汉语史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们在记录刘邦建国到汉武帝太初末年这一段历史时是互相重合的。并且,班固在处理这一段历史时,几乎直接袭用了司马迁的叙述,因此两书在遣词用句上比较类似。两书中有两类词语的结构值得注意。一是“苦兵”式结构,这是动词加名词(施动者)的被动表达法,理解时不妨在动词和名词之间加上“于”。一是“病创”式结构,这是一种表原因的动补结构,理解时也可在动词和名词之间加上“于”。   一、“苦兵”式结构   “苦兵”即“苦於兵(战争)”,类似的有“苦秦”“苦秦吏”“苦军旅”“苦军事”等。这种结构在《史记》中有17例,《汉书》中有16例,兹一一列举如下:   (1)山东郡县少年苦秦吏,皆杀其守尉令丞反。(《史记·秦始皇本纪》)   (2)刘季乃书帛射城上,谓沛父老曰:“天下苦秦久矣。(《史记·高祖本纪》)   (3)诸君试相与计之!夫天下同心而苦秦久矣。(《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4)沛公骂曰:“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5)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史记·高祖本纪》)   (6)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史记·高祖本纪》)   (7)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饷。(《史记·项羽本纪》)   (8)会高祖厌苦军事,亦有萧、张之谋。(《史记·律书》)   (9)匈奴绝和亲,侵扰北边,兵连而不解,天下苦其劳,而干戈日滋。(《史记·平淮书》)   (10)十二年春,楚灵王乐乾溪,不能去也。国人苦役。(《史记·楚世家》)   (11)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史记·陈涉世家》)   (12)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史记·陈涉世家》)   (13)奢闻子胥之亡也,曰:“楚国君臣且苦兵矣。”(《史记·伍子胥列传》)   (14)又曰韩苦秦兵,而使水工郑国闲秦作注溉渠,令费人工,不东伐也。(《史记·李斯列传》)   (15)弓高高侯执金鼓见之,曰:“王苦军事,愿闻王发兵状。”(《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16)使者言单于自将伐国有功,甚苦兵事。(《史记·匈奴列传》)   (17)及孝文帝欲事匈奴,北边萧然苦兵矣。(《史记·酷吏列传》)   (18)沛公骂曰:“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攻秦,何谓助秦?”(《汉书·郦陆硃刘叔孙传》)   (19)高祖乃书帛射城上,与沛父老曰:“天下同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汉书·高帝纪》)   (20)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汉书·高帝纪》)   (21)十一月,召诸县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耦语者弃市。”(《汉书·高帝纪》)   (22)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饷。(《汉书·高帝纪》)   (23)常苦枯旱,亡有平岁,谷贾翔贵。(《汉书·食货志》)   (24)民或苦少牛,亡以趋泽,故平都令光教过以人挽犁。(《汉书·食货志》)   (25)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汉书·陈胜项籍传》)   (26)于是诸郡县苦秦吏暴,皆杀其长吏,将以应胜。(《汉书·陈胜项籍传》)   (27)弓高侯执金鼓见之,曰:“王苦军事,愿闻王发兵状。”(《汉书·荆燕吴传》)   (28)天下苦其役而反之,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汉书·楚元王传》)   (29)孝惠、高后时,天下安乐,及文帝欲事匈奴,北边萧然苦兵。(《汉书·张汤传》)   (30)民苦兵事,亡逃者必众,随而诛之,不可胜尽,盗贼必起。(《汉书·严硃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   (31)会宣帝即位,在民间时知百姓苦吏急也,闻霸持法平,召以为廷尉正,数决疑狱,庭中称平。(《汉书·循吏传》)   (32)使者言单于自将并国有功,甚苦兵事。(《汉书·匈奴传》)   (33)止宿离宫,水衡共张,发民治道,百姓苦其役。(《汉书·元后传》)   《汉书》中有一例很好的诠释了这种结构可以在动词和名词间加上“于”。如:   (34)大王不好书术而乐逸游,冯式撙衔,驰骋不止,口倦乎叱咤,手苦于□辔,身劳乎车舆。(《王贡两龚鲍传》)   这里“手苦于□辔”即是手被□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