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访悉尼(之二).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访悉尼(之二).doc

初访悉尼(之二)   2009年秋季,本文作者应邀到悉尼大学访问,与该校人文学院的同行商议有关多民族国家文化研究的学术交流事项。其间,在友人的安排下在悉尼及堪培拉等地做了走访,并以日记方式做了相关的随记。在参观了悉大、澳大利亚博物馆之后,作者又去了哪里?就让我们跟随他的脚步,边走边看……   ——编者   2009年10月26日 星期一   感谢、致歉——大学里的原住民展览   上午在家阅读,查寻澳大利亚资料。中午去悉大,王友人给安排了一间中文系的办公室。之后参观校园,看了与原住民有关的博物馆。   博物馆在离学校主楼不远处,叫做Macleay Museum。与其他旅游点放肆地出现乃至出售原住民文化不同,该馆也展示原住民文化,但在入口的墙上特别地写了两段致歉和感谢的话,提醒观众这里的展览与原住民的存在和贡献密切相关,其中的藏品大都来自他们的传统,没有他们,就没有这样的展览,也不会有我们在这里出现的可能。   展览的进口也是出口,进门时我没有注意到墙上的题词,是离开时才发现的。对于细心的观众而言,同样的话语可以读到两次,一次是进入之前,一次是离开之际。进入时或许一无所知,不为所动,或许心存疑虑;离开时则难免对此深思——无论赞同还是反对,至少不会对展出者的用心毫无觉察。不过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即该馆对原住民文化的展示,是将其与其他动植物标本置于一起的。这说明自早期的探险家“发现”澳洲以来,在西方人眼里,土著的存在是和那些未见过的野生世界一样,作为科学观察的对象混杂在一起的。而这样的认知,恰好与澳洲的称谓有所关联,Australia无论指国或洲还是大陆,其原义来自拉丁语australis,指的是“南方未知的陆地”(unknown land of the south)。   20世纪后期以来,西方的历史叙事的确发生了变化,标志之一是对“旧殖民”话语及其派生的世界史知识加以清理,逐渐重新加入对原住民文化的补充书写。对于澳大利亚——这块自17世纪以来才被不断“发现”的大陆——也不例外,相关的介绍已开始把本土的原住民放到了最初的位置。如wikipedia(“维基百科”)的网页便是这样介绍的:   “Human habitation of Australia is estimated to have begun between 42,000 and 48,000 years ago.[24] These first Australians may have been ancestors of modern Indigenous Australians; they may have arrived via land bridges and short sea-crossings from what is now Southeast Asia. Most of these people were hunter-gatherers, with a complex oral culture and spiritual values based on reverence for the land and a belief in the Dreamtime. The Torres Strait Islanders, ethnically Melanesian, were originally horticulturalists hunter-gatherers.   之后才陆续讲述欧洲白人的到来乃至“殖民”和“入侵”。对我来说,其中值得留意的有两件标志性事件,一是1770年库克船长的登陆,这被视为不列颠对澳洲的拥有开始;一是最初被不列颠占领的区域被命名为“南威尔士”。结合不列颠自身的多元混杂历史来看,此二者的意涵是丰富的。首先,库克船长是苏格兰人,他帮助以英格兰为主的不列颠开启对澳洲殖民地的占领,表明其苏格兰认同与不列颠认同的混合;其次,“南威尔士”名称的选用,同样表现出作为联合王国的不列颠对自身多元混杂及其内部整合的持续努力,并且不惜把这样的努力带到海外殖民地的开拓中来。   放大来看,对不列颠帝国而言,这种努力是全球性的,不但在澳洲有南威尔士,在美洲更有 “新约克”/New York, “新泽西”/New Jersey,“新奥尔良”/New Orleans,在印度则有“新德里”/New Derry……等,其总称要么是“新英格兰”/New England,要么是“新大陆”,在名称表述层面,都是希冀通过既定自我的扩张来延续身份的确认和本土范围的彰显。若将其与东亚大陆的清帝国扩张想象连在一起对照的话,则会发现一个世界性的疆域拓展,而且在命名方式也彼此类似:1757年,清帝国把占领的“西域”称为“新疆”,后于1884年设置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