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公共娱乐场所火灾危险性及防火对策.doc
浅析公共娱乐场所火灾危险性及防火对策
摘 要:对当前公共娱乐场所存在的火灾危险性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公
共娱乐场所防火对策。
关键词:公共娱乐场所;火灾危险性;防火对策
依据《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39号),公共娱乐场所主要包括:影剧院、录像厅、礼堂等演出、放映场所;舞厅、卡拉OK厅等歌舞娱乐场所、具有娱乐功能的夜总会、音乐茶座和餐饮场所;游艺、游乐场所;保龄球馆、旱冰场、桑拿浴室等营业性健身、休闲场所。由于这类场所建筑功能复杂、社会性强、人员集中,疏散困难,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引发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例如,1994年11月27日,辽宁省阜新市艺苑歌舞厅发生特大火灾,死亡233人,伤20人。2005年12月25日,广东省中山市老虎酒吧发生特大火灾,死亡26人,伤11人。笔者通过对辖区内各类公共娱乐场所的调查分析,认为公共娱乐场所在给人们带来娱乐、休闲、健身等同时仍存在许多火灾危险性和突出问题。
一、公共娱乐场所火灾危险性分析
(一)部分场所建筑耐火等级达不到国家消防技术规范要求,室内装修使用大量可燃材料,火灾荷载大。公共娱乐场所多数属于改变原有建筑使用性质,经营者往往是租用某栋建筑的一个局部进行装修改造,设在商场、办公楼、住宅的商业网点等某个部分,由于建筑的使用性质发生改变,在消防技术标准上未达到公共娱乐场所耐火等级要求,如果消防行政许可把关不严,会给这类场所留下先天性火灾隐患,增大了火灾危险性,再加上经营者为满足声学设计音响效果,建筑内装修使用可燃材料,如歌舞厅、酒吧、桑拿浴室等公共娱乐场所,在装修上讲究豪华气派,采用大量木材、塑料(高分子材料)、纤维织品等可燃材料,这些可燃材料一旦发生燃烧,会产生大量致命的有毒气体,增大了火灾发生几率和危害后果。
(二)场所内部结构复杂,人员集中,疏散困难。为数不少的公共娱乐场所因其行业特征和经营需要,内部安全疏散达不到消防技术规范要求,这类场所人员集中,人员结构层次复杂,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困难,即使是小的火灾事故也会导致人员惊慌失措、争先逃生、互相拥挤、不能及时疏散而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如辽宁阜新艺苑歌舞厅,发生火灾时严重超员,加之安全出口锁闭,缺少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灯,致使大量人员无法从仅有的80厘米宽的安全出口逃生,结果造成死亡233人的人间惨剧。
(三)用电设备多,着火源多,增大了该类场所发生火灾的几率。公共娱乐场所内部照明和音响设备数量多、功率大,极容易造成局部用电过负荷、短路而引发火灾。有的灯具表面温度高,如接触或靠近可燃物,极易发生火灾。如2000年3月30日,河南省焦作市“天堂”影视厅发生特大火灾,导致死亡74人的火灾事故,就是由于该场所14号包间内使用大功率石英管电热取暖器引起可燃物起火成灾的。
二、公共娱乐场所突出问题分析
(一)公共娱乐场所存在安全疏散的消防违法行为和火灾隐患久治不愈,严重危害公共消防安全,是引发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公共娱乐场所安全出口锁闭、疏散通道不畅、疏散指示标志损坏或指示方向错误、应急照明设施损坏或照度、供电时间达不到规范要求等妨碍安全疏散的“习惯性”消防违法行为普遍存在,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场所内人员就“逃生无门”,往往是引起重大人员伤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建筑内部装修未经消防设计审核、验收或开业前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擅自投入营业或者使用,给公共娱乐场所留下诸多先天性火灾隐患。《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五条明确指出:“公众聚集场所在投入使用、营业前,建设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应当向场所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安全检查”。然而,有的公共娱乐场所尤其是改建的场所,往往在装修前未向消防部门申报审核;有的场所在工程装修时,设计、施工单位任意降低防火标准;有的不经过验收、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或验收、开业前检查不合格擅自投入使用,导致形成诸多先天性火灾隐患,这些先天性隐患,往往不容易彻底改正,加上与之相匹配的消防设施未保持完好有效,从而大大增加了场所的火灾危险性。
(三)按国家消防技术规范,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自动消防设施的,因种种原因未能设置,或已是指但自动消防设施损坏、瘫痪,无法正常运行。这类隐患,整改资金投入大,有些是建筑设计先天性缺陷,整改起来难度较大。如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按第8.5.1条、第11.4.1条规定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的,面积接近300㎡或微超于300㎡的这类场所,往往业主借口资金实力有限,而不予设置。
(四)消防安全职责不履行,各级、各类人员消防责任不明确,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落实,致使场所消防管理混乱。有些场所没有按照《机关、团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