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教学课件:《人和》(共41张).ppt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教学课件:《人和》(共41张).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教学课件:《人和》(共41张)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孟子》 各自责,天清地宁;各相责,天翻地覆。 拓展探究 有人说,当今时代是资讯科技时代,“人和”似乎不是那么重要了,你看,我们上网一查,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何必烦劳别人呢?人与人交往也是如此,各干各的事,你是你,我是我,“人和”的说法落伍了。真的是这样吗? 何为“智”?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公孙丑上 》) “是非之心,智也” (《孟子·告子上 》)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 (《孟子·离娄上 》) 智主要是对仁义是非的持守。 主旨: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已。一切都要从自己身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才是根本。抓住了这个根本,就可以赢得天下,达到人和的境界了。 统治者要做到“人和”还有什么方法? 1、推恩 2、发政施仁,制民之产, 3、治礼义,“驱而之善” 第四则 小结:联系实际谈谈人和的重要性 人和思想是我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是最讲究和的民族。在中华民族的语汇中,“和乐”“和美”“和洽”“家和万事兴”等,都显示出“和”是大家崇尚的目标。“和”意味着团结以及这种团结给人们的适意的体验。 现代社会是一个张扬个性的社会,我们的确需要个性,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团结。人和才能兴邦安国,人和才能家庭美满,人和才能生意兴隆,也只有人和,我们才能共渡难关,取得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一个集体也只有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才能取得胜利。(例如球赛) 通假字 亲戚畔之 其横逆由是也 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 刑于寡妻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则盍反其本矣 放辟邪奢,无不为已 “畔”通“叛”,背叛 “由”通“犹”,尚且,还 “亡”通“无”,没有 “刑”通“型”,树立榜样 “涂”通“途”,道路 “反”通“返”,返回 “已”通“矣”,语气助词 知识积累 重点实词 池非不深也 委而去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则与禽兽奚择哉? 于禽兽又何难焉? 其如是,孰能御之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 护城河 委,丢弃 去,离开 界限 怎么区别 nàn,诘责,计较 抵挡 痛恨 重点虚词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其待我以横逆 以其存心也 明以教我 仰足以事父母 介,凭借 介,用 介,因为 连,表修饰 连,表目的,可译“来” 以 作业 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以“和”为题,写一篇短文。500字左右。 和平共处 (各个国家、民族之间) 和衷共济 (面对困难的时候) 和气生财 和气致祥 (商业,做生意) 和睦、家和万事兴 (家人之间) 和谐 (社会、人与人之间) 团结互助 和睦相处 (同学朋友之间) 导入新课 在最近几年我们遇到的灾难很多,比如前几年的非典、南方的水灾,去年的汶川大地震等,我们中国经历了太多的灾难,但最终我们都能够很顺利地度过这一切,为什么?原因是离不开人们的团结,全国上下一心,在抗震救灾中有一句响亮的口号“众志成城,抗震救灾”,那么,说明人和是很重要的,那么我们进天开看看孟子最人和的阐述。 《孟子》选读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和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整理文中重点字词、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词、通假字以及词类活用。? 3.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主学习课文内容,进而理解孟子的人和思想。? 2.通过探究几个关键性问题理解文章的内涵。? 3.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2.引导学生探究人和的内涵以及人和的现实意义。? 3.教育学生一定要发扬团结的精神。? 重点:? 1.学习和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3.引导学生探究人和的内涵以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