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七单元教学课件:《郑人有且买履者》(共43张).ppt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七单元教学课件:《郑人有且买履者》(共43张).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七单元教学课件:《郑人有且买履者》(共43张)

原文: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此二人说者皆当矣,厚者为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 。 第4则 译:从前郑武公想讨伐胡国,故意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国君主来使他快乐。于是问群臣:“我想用兵,哪个国家可以讨伐?”大夫(断句)关其思回答说:“胡国可以讨伐。”武公发怒而杀了他,说:“胡国是兄弟国家,你说讨伐它,是何道理?”胡国君主听说了,认为郑国和自己友好,于是不再防备郑国。郑国偷袭了胡国,攻占了它。宋国有个富人,下雨把墙淋塌了,他儿子说:“不修的话,必将有盗贼来偷。”邻居的老人也这么说。到了晚上,果然有大量财物被窃。这家富人认为儿子很明智,却对邻居老人起了疑心。关其思和这位老人的话都恰当,而说的严重直白的被杀,说的间接委婉的被怀疑;不是了解情况有困难,而是处理所了解的情况困难。 “郑武公伐胡”和“智子疑邻”这两则寓言故事则是通过其思和邻人之父的遭遇,警示世人要合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千万不能聪明反被聪明误。 第4则段解: 6、重要字词句。??????????????????????????????????????????????? ?(1)、实词: 1、而民悦之 (意动)?? 而民说之(通假,通 “悦”,意动) 2、使王天下? (名作动) 3、民多疾病?? (名作动) 4、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 (假设) 5、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 (意动) 6、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效法? 陈规旧例) 7、因释其耒而守株? (于是) (2)、虚词 1、必为鲧禹笑矣? (被) 2、因为之备?? (替) (3)、古今异义词 1、桀、纣暴乱 ??(暴力混乱) 2、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 (措施治理) (4)、句式 有购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 (状语后置) 7、翻译重要句子 (1)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 ????? (2)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 (3)宋人有耕者 ??? ? 假如在夏朝有人搭木头做成鸟窝一样的巢穴来居住,或者通过钻木头来生火,就一定会被鲧禹笑话。(状语后置句) ?所以圣人不希望照搬古道,不效法成规旧例,研究当世的事情,于是就给它准备(相应措施)。(省略句) 有个耕田的宋人。(定语后置) 8.本文主旨 课文所选的四则选文,前两则围绕如何对待先王之政的问题展开论述,其中心主旨是”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辈“,即治理天下不应抱定先王的教条不改,要高度重视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第三则选文的主旨是批评做官的人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反对巧诈,肯定拙诚。选为第四段的主旨是警示世人要合理的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 (1)善用寓言说理,形象透彻,是人震撼。 韩非子最擅长用寓言这种手段来传达哲思。他的寓言取材平而不奇,实而不炫,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他善于用精心选择和营造的形式,把关于社会人生的的种种问题强烈的凸显出来,充满了冷峻式的幽默。守株待兔的寓言,通过表现一种被放大的妄想,形象的暗示了希望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是多么可笑;郑人买履的寓言,通过表现一种被放大了的教条主义的愚蠢,形象的暗示了”不适国事而谋县王是多么荒唐。 卫人嫁其子的寓言,把为人不惜葬送女儿的幸福来追随财力的可鄙嘴脸,巧妙的变幻成了那些不讲廉耻、不顾惜任何人却自以为高明的贪官污吏的活形象,栩栩如生…这些寓言,不仅是韩非子的哲思表现的更加震撼,更加有力,而且制造出浓浓的喜剧情味,给读者留下深刻、鲜明和持久的印象。 (2)对比说理,观点鲜明突出 第三则中,“乐羊食子被疑”与“秦西巴还麑被信”的对比,鲜明地表达了韩非子对巧诈的唾弃,对做成的肯定,言明了“巧诈不如拙诚”的道理。 课后第1题 总的来首,韩非清醒而实际,立足现实寻求达到功利目的的有效手段是他最 关注的。历史总是发展变化的,儒、墨、道、法各派基本上都承认这一点。韩非子清醒地认识到了立足于现实寻求达到功利目的的有效手段。他认为,与其用渺茫广远的先王之道来治理当今的社会,不如依据当今社会的实际,采取适当的治理理论和方法。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和理论更能切合当时社会发展的实际。 毋宁说,韩非子是立足于当时的社会实际,为统治者出谋划策。 导入新课 《守株待兔》是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也是一则寓言。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或它的寓意是什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