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第29讲课时1宋明理学.ppt

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第29讲课时1宋明理学.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第29讲课时1宋明理学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炒沙而欲成其饭也”可知做学问要穷天理,明人伦,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可知为学必须穷天理,明人伦,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明人伦,穷天理,不是研究自然规律,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做学问要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而不是研究社会问题,故D项错误。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材料中“心或不正,则无一事得由于正”的信息说明克制私欲,达到修养的最高境界,故本题选择B项;A属于心学主张;C属于处世观,不是修养论;D属于方法论,不符合题意。 中国的文字也比西方的拉丁文和希腊文有着更大的文化上的连续性。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 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有利于中国稳定和统一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所涉及的制度。 (2)据材料二,指出理学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学由“粗糙”趋向“精微”的原因。 (3)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华文明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基本特质。 [答案](1)因素:充分保留传统;合理选官;实行德政;汉字文化延续功能强。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2)作用:引导人们关注现实;有利于培养道德品质。原因:儒学受到佛道思想的挑战(冲击);复兴儒学的需要(宋明理学家的学术创新)。 (3)特质:延绵不断(尊王传统);兼收并蓄(与时俱进)。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旨在考查学生在相应的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答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因素”,由材料一中的信息“保留了帝国的传统”即可得出“充分保留传统”的结论;由材料一中的信息“皇帝……按才选拔……官僚……实行公正的道德的统治”即可得出“制定合理的选官制度,实行德治”的结论;由材料一中的信息“中国的文字……有着更大的文化上的连续性”即可得出“汉字延续功能强”的结论。第二小问“制度”,由材料一中的信息“按照出身……选拔……官僚”可知此应为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由材料一中的信息“按才干……选择官僚”可知此应为注重才干的科举制。 第(2)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旨在考查学生在相应的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答题的能力。第一小问“积极作用”由材料二中的信息“理学家……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即可得出“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注重道德品质的培养”的结论;第二小问“原因”可从佛道思想对儒学的挑战、宋明理学家的创新等角度思考作答。第(3)题主要考查史学理论。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全面认识的能力。属于开放型的探究题,可从对传统的尊重、对适应时代需要而不断创新等角度思考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走向高考 · 历史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民版 · 高考总复习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必修三 专题一 第29讲 宋明理学和明末 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课时1 宋明理学 专题一 课 标 展 示 1 基 础 攻 关 2 疑 难 探 究 3 真 题 模 拟 4 课 标 展 示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基 础 攻 关 一、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和道教的盛行和传播,儒学面临严峻的挑战;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了“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宋代儒学发展形成理学。 [拨云见日] 理学的出现,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对于过去倡导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加以表达,用“理”代替了过去的“天”,标志着儒学思想的成熟。 宋明理学 二、概况 宋明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北宋——理学的创立:北宋五子 1.基本特征:把忠、孝、节、义上升到________高度。 2.主张 (1)邵雍 ①主张:邵雍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解释人类命运。 ②意义:寻找统一的本原,为理学建立开辟道路。 (2)二程:确定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认为天理的核心就是“________”。 天理 仁 (二)南宋——理学的成熟:朱熹 1.主张和成就 (1)理气论:万物皆有理,终归于一,就是________。(客观唯心论) (2)修养论:仁者境界是追求精神自由和强烈的_____________。 (3)社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