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练习:必修2第20讲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及交通与通讯的变化Word版含解析
必修二 第二单元 第20讲
一、选择题
1.(2014·福建·15)旗袍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装。其社会原因是( )
A.西式服饰传入,生活方式完全西化
B.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变化
C.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开始引领时尚
D.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的曲线美
【答案】B
【解析】A项中的“完全”过于绝对,单个的材料不能支持C项中的“开始”,D项不是社会原因,据题干中的时间条件结合所学分析可知B项正确。
2.(2014·安徽·13)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银浪掷轻利权。”这表明( )
A.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
B.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
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
D.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
【答案】D
【解析】题干中材料来自于报刊的一篇文章,材料中“更有西装新少年、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银浪掷轻利权”等信息表明了大众传媒对社会时尚的理性看待,D项符合题意。A项理解片面,B项中的“普遍”、C项中的“主流”过于扩大化。
3.(2015·苏锡常镇四市二模)如图是京师同文馆内学习外语的师生。图中教师是洋人,西装革履;学生拖着辫子,学的是英语。这表明( )
A.外国列强开始操纵中国的教育
B.中国社会的习俗渐趋文明开化
C.近代教育呈现新旧杂陈的特点
D.洋务教育专注于培养翻译人才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考查学生正确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教师是洋人,学的是英语,反映近代教育内容和形式上的近代化特点。学生拖着辫子则仍是清朝传统的打扮。这表明当时的教育呈现新旧杂陈的特点,故选C项。
4.(2015·广州二模)1912年《申报》刊文描写当时的公务员:头戴外国帽,脚踏软皮鞋,吃西菜,住洋房,点电灯,卧铜床,以至台灯、面盒、手巾、痰盂、便桶,无一非外国货,处处仿效外国人。这反映了(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民族工业日渐萎缩
C.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D.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从1912年《申报》刊文的信息可知,当时的公务员在衣、食、住、用等各方面模仿西方,反映了社会上的崇洋现象,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及民族工业的相关信息,A、B两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民众生活方式的变化,C项错误。
5.(2015·遂宁二诊)1930年《内政年鉴》的调查:山东、山西、河南缠足之风依然很盛,……江苏、浙江、广东缠足风俗基本上已经消失。这一现象不能说明( )
A.传统观念影响深远
B.国民革命推动了风俗变革
C.社会风俗深受地区开放程度的影响
D.沿海地区严令禁止缠足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材料“山东、山西、河南缠足之风依然很盛”反映了“传统观念影响深远”,题干时间1930年,沿海地区旧风俗基本消失,而内陆地区变化不大,说明A、B、C三项正确,但“沿海地区严令禁止缠足”材料无从体现。
6.(2015·徐州、连云港、宿迁三市三模) 1883年12月11日《申报》记载:上海“缫丝局开,女工之受雇者不少,其他之有需乎妇女者不及备述,总之至于女工亦藉通商之故,而得以自求口实,则其自利于中国人民者何如?”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妇女进厂做工,有伤社会风化
B.妇女地位提高,就业前景广阔
C.妇女自求口实,利于改善民生
D.妇女薪酬较低,成为企业首选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题干所给材料中“而得以自求口实,则其自利于中国人民者何如”表明上海妇女自求口实,有利于改善民生,故C项正确。有伤社会风化;妇女地位提高,就业前景广阔;妇女薪酬较低,成为企业首选在题干所给材料中均没有涉及,故A、B、D三项错误。
7.(2015·孝感)中国妇女缠足的陋习由来已久。由于满族妇女不缠足,清政府曾多次下令废除缠足,但屡禁不止。鸦片战争前后,外国传教会组织了各种“天足会”,极力宣讲缠足的弊端,部分人“穿上了简洁的鞋子”。这反映出( )
A.清政府强制推行满族习俗
B.外国教会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
C.移风易俗任重道远
D.西方文明具有优越性
【答案】C
【解析】缠足不是满族习俗,与清政府强制推行无关,故A项错误;外国传教会极力宣讲缠足的弊端,推动社会习俗变革,不是文化侵略,故B项错误;虽然清政府下令禁止,外国教会极力宣讲缠足的弊端,缠足仍然屡禁不止,体现了移风易俗任重道远,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东西方文明的对比,故D项错误。
8.(2015·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第38讲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ppt
- 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试题11:必修三第六、七专题Word版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选修4第52讲亚洲觉醒的先驱.ppt
- 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试题14:选修3Word版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试题15:选修4Word版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选修4第51讲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ppt
- 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选修4第54讲杰出的中外科学家.ppt
- 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试题1:必修一第一专题Word版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试题2:必修一第二专题Word版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试题4:必修一第四、五专题Word版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练习:必修2第22讲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Word版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练习:必修2第23讲Word版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练习:必修2第24讲中国的改革开放及其成就Word版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练习:必修3第27讲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汉代的思想大一统Word版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练习:必修2第25讲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及经济全球化趋势Word版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练习:必修3第29讲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Word版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练习:必修3第31讲中国古代文学与戏剧Word版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练习:必修3第30讲中国古代汉字与绘画Word版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练习:必修3第32讲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及文艺复兴Word版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练习:必修3第36讲音乐、美术与影视Word版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