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输尿管镜下取石术的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对策
输尿管镜下取石术的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对策
作者:梁华良, 陈云清, 陆荣森
【摘要】 目的:总结输尿管镜下取石术出现的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对策。方法:对25例应用输尿镜下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出现并发症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36例输尿管镜下取石术,出现并发症25例。其中置镜失败3例,输尿管粘膜损伤5例,输尿管狭窄9例,残留结石6例,尿路感染2例,无输尿管穿孔、断裂、坏死等。结论:输尿管镜下取石术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者的技术操作密切相关,灵活运用技术处理术中情况,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取石术; 手术并发症
输尿管镜下取石术是90年代以来腔内泌尿外科领域中最重大的发展和突破。其具有微创、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发展至今已成为输尿管镜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但输尿管镜操作有着较高的技术要求。吴开俊报告应用输尿管镜2986例,输尿管结石合并症仍在2%左右,一些基层医院或初学者甚至更高。这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患者的情况、使用的输尿管镜、术者临床经验等因素相关,存在明显的差异。我院自2002年至2006年应用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236例,其中2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本文对其并发症及防治对策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25例,其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23~76岁,平均46岁,病程3d~8年;左侧结石10例,右侧结石11例,双侧结石4例;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14例,中段结石6例,下段结石5例。结石最大径0.6~1.8cm,平均1.2cm;15例伴不同程度的肾积水。所有病例均经B超、IVP或CT证实。
1.2 手术方法:所有病例均住院治疗。应用F8~9.5Wolf硬性输尿管镜和气压弹道碎石机及液压灌注泵,连续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后,取截石位,在电视监视下将输尿管镜经尿道进入膀胱,找到患侧输尿道开口后,将镜内的输尿管导管插入输尿管内,采用旋转法缓慢入镜,借助输尿管导管的引导,在液压泵灌注下保持视野清楚,窥及结石后,仔细观察结石大小、形状及表面光滑度,是否随水流动,输尿管黏膜是否有息肉,结石是否与输尿管粘膜有粘连等。从输尿管镜工作道插入1.6mm气压弹道碎石探针,启动空气压缩泵,用连续脉冲式击碎结石。较大碎石块经取石钳或套石网篮取出,细小结石术可自行随尿流进入膀胱排出体外。术后常规放置双J管引流2~4周。术后复查B超,了解双J 管位置及排石情况。
2 结果
本组并发症发生率1.1%,其中置镜失败3例(12%),输尿管粘膜损伤5例(20%),输尿管狭窄9例(36%),结石移位及残留6例(24%),尿路感染2例(8%),无出现输尿管断裂、穿孔、坏死等。
3 讨论
90年代初,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逐渐发展,其原理是将压缩气体产生的能量驱动碎石机内的子弹体,子弹体脉冲式冲击结石而将结石击碎。碎石过程中不产生电流或热能,与激光、液电、超声碎石相比,其设备简单、损伤小、价格低, 无热效应,碎石效能高[1]。但是,其毕竟为一项侵袭性手术,存在手术并发症。据文献报道,其成功率在80%~90%,第三年后成功率98%[2],本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较文献报道成功率高,可能与专人操作有关。常见的并发症如下: 3.1 置镜失败:输尿管镜下取石术成功的重要一步就是插管成功。本组资料显示置镜失败3例。原因主要为: 壁间输尿管狭窄及输尿管痉挛、出血等。壁间段输尿管狭窄可试用导丝加气囊扩张或放置双猪尾式内支架缓慢扩张,然后根据病情,行二期输尿管镜取石术。输尿管腔内假道形成、出血等与使用硬输尿管扩张器有关,改用气囊扩张器可显著减少这种情况;对于输尿管痉挛,可在直视下将镜鞘轻压管壁,加压或气囊扩张,加用润滑剂解决。最主要的就是,术前逆行输尿管造影,了解输尿管的形成有助于顺利通过输尿管镜。
3.2 输尿管粘膜损伤:这是最常见但又容易被忽视的术中并发症。常发生在输尿管口、输尿管膀胱壁段和输尿管扭曲成角的部位以及结石嵌顿输尿管壁处。粘膜下损伤是一种轻微的损伤,如果能及时发现,将导丝或导管抽回,并在输尿管镜下放回到正确的输尿管腔内,对患者是无任何危害的,但如不注意,将造成“导丝切割伤”,即术者在逆行插管时,未能及时发现导丝造成粘膜下损伤,仍继续沿导丝进行一系列扩张或逆行插入输尿管镜,使原来的损伤加重,容易造成穿孔或撕裂。所以在插管时,动作要轻柔,最好先行输尿管逆行造影,然后插上导管和导丝,要注意手的感觉,一旦遇到阻力即刻停止,不要强行上插,输尿管沿导丝上镜时,要密切注意是否导丝造成粘膜下损伤,如发现导丝不在腔内而在粘膜下,应及时拔出,并将导丝放置正确的腔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