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二节 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是以心理学的方法来对环境进行探讨,在人与环境之间以人为本,从人的心理特征的角度出发来考虑研究环境问题,从而使我们对人与环境的关系、对怎样创造室内人工环境,都产生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 一、环境心理学含义与基本研究内容 环境心理学(Environmental Psychology)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关系,即怎样的环境是最符合人们心愿的。 环境心理学重视生活在人工环境中的人们的心理倾向问题,着重对下列问题进行研究: 1.环境和行为的关系; 2.如何进行环境的认知: 3.环境和空间的利用; 4.如何体验和评价环境; 5.在特定环境中人的行为和感觉。 就室内设计而言,在考虑如何组织空间,设计好界面、色彩和光照,处理好室内环境各要素的时候,就必须要注意上述各项问题,使设计出的室内环境符合人们的行为特点,能够与人们的心愿相符合。 二、室内环境中人的心理与行为 (一)个人空间、领域性与人际距离 1、个人空间:研究者们普遍认为,个人空间像一个围绕着人体的看不见的气泡,这一气泡会随着人体的移动而移动,依据个人所意识到的不同情境而胀缩,是个人心理上所需要的最小的空间范围,他人对这一空间的侵犯与干扰会引起个人的焦虑与不安。 2、领域性:领域性是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拥有或占用一个场所或一个区域,并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 3、人际距离 根据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行为特征来确定人际距离的不同层次,将其分为:密切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和公众距离四大类。 每类距离中,根据不同的行为性质再分为近区与远区。 由于受到不同民族、宗教信仰、性别职业和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人际距离的表现也会有些差异。 人际距离和行为特征(距离单位:cm) 密切距离  0~45 接近相0~15,亲密、嗅觉、辐射热有感觉 远方相15~45,可与对方接触握手 个体距离 45~120 接近相45~75,促膝交谈,仍可与对方接触 远方相75~120,清楚的看清细微表情的交谈 社会距离 120~360 接近相120~210,社会交往,同事相处 远方相210~360,交往不密切的社会距离 公众距离 ﹥360 接近相 360~750,自然语音的讲课,小型报告会 远方相 ﹥750,借助姿势和扩音器的讲演 (1)嗅觉距离 1m以内,能闻到衣服和头发所发出的较弱的气味 2-3m 3m以外,只能闻到很浓烈的气味 (2)听觉距离 7m以内,可进行一般交谈 30m以内,可听清楚讲演 超过35m,能听见叫喊,但很难听清楚语言。应用扬声器,但也只能一问一答的交流。 (3)视觉距离 500-1000m 70-100m,可分辨出个人的性别、大概年龄和行为内容(足球场最远的观众席到球场中心不超过20 30m以内,能看清楚一个人的面部特征、发行和年龄 1-3m (二)私密性与尽端趋向 如果说领域性主要讨论的是有关空间范围的问题,那么私密性更多涉及的是在相应的空间范围内人的视线、声音等方面的隔绝要求。私密性在居住类的室内空间中要求尤为突出。 集体宿舍里先进入宿舍的人,总是挑选在房间尽端的床铺,就餐人对餐厅中餐桌座位的挑选,人们最不愿选择近门处、人流频繁通过处的座位。餐厅中设靠墙卡座的设置,由于在室内空间中形成更多的“尽端”,也就更符合散客就餐时“尽端趋向”的心理要求。 (三)依托的安全感 从心理感受来说,室内空间并不是越开阔、越宽广越好,通常在 大型室内空间中更愿意有所“依托”的物体。在火车站和地铁车站的候车厅或站台上,人们愿意待在柱子边,人们在室内空间是流动时,有从暗处往较明亮处流动趋向,紧急情况时语言的引导会优于文字的引导。 在火车站和地铁车站的候车厅或站台上,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在没有休息座位的情况下,人们并不是较多地停留在最容易上车的地方,而是更愿意待在柱子边上,人群相对散落地汇集在候车厅内、站台上的柱子附近,适当地与人流通道保持距离。在柱边人们感到有了“依托”,更具安全感。 设计者在创造公共场所室内环境时,首先注意空间与照明的导向,标志与文字的引导固然也很重要,从紧急情况时的心理与行为来看,对空间、照明、音响等需予以高度重视。 (四)从众与趋光心理 从一些公共场所(商场、车站等)内发生的非常事故中观察到,紧急情况时人们往往会盲目跟从人群中领头的几个急速跑动的人的去向,而不管其去向是否是安全疏散口。当火警发生,烟雾开始弥漫时,人们无心注视标识及文字的内容,往往是更为直觉地跟着领头的几个人跑动,以致形成整个人群的流向。上述情况即属于从众心理。另外,人们在室内空间中流动时,具有从暗处往较明亮处流动的趋向

文档评论(0)

80092355k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