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治疗侧关节的体位 关节活动的评定和首次治疗时应采取休息体位(即关节囊最松弛的姿势位)。 4.固定 一般固定关节的近端骨骼,可藉由布带、治疗师的手或他人来固定。 肢体的固定必须牢靠且舒适。 6.治疗时作用力的部位 治疗时施加的作用力,应靠近相对的关节面,愈近愈好。 作用力接触面积愈大,治疗的过程愈舒适,如使用手掌面接触比使用拇指接触舒适。 7.治疗运动的方向 治疗运动方向应该是平行或垂直治疗平面的方向。 治疗平面:是一个垂直于一条由旋转轴至关节凹面中心的线的平面。 此平面存在于关节凹面,因此其位置是由凹面的骨骼位置来决定的 a 治疗平面 c 滑动方向 7.治疗运动的方向 关节牵引技术的运动方向垂直于治疗平面,从而使两个关节面分离开来。 滑动技术的治疗方向是与治疗平面平行的。滑移的方向是由凸凹定律决定的。 必须注意移动整个骨骼,才能使一个关节面在相应关节面上滑动。切不可将骨骼作为力臂,做出有弧度的摆动动作,否则会产生转动而压迫关节面。 8.治疗的开始及进展 无论是缓解关节疼痛还是增加关节内活动,其治疗的开始都是相同的,即在关节休息姿势或是最大松弛姿势下使用第2级持续牵张关节面的技术。 首先评估关节对治疗的反应如何,然后根据关节的反应程度决定进一步治疗。隔天评估关节对治疗的反应。 8.治疗的开始及进展 如果关节疼痛或敏感度增加,则将治疗的力度降低到第1级的振动。 如果情况好转或没有变化,可进行以下任一步骤的治疗: 如果治疗目标是维持关节内活动,则重复相同的治疗; 如果治疗目标是增加关节内活动,则可进展到使用持续性第3级牵引或滑动的技术。 8.治疗的开始及进展 休 息 姿 势 2 级 持 续 牵 张 第1级的振动 疼痛↑ 好转或没变化 维持 增加 重复 3级持续牵张或滑动 9.治疗运动的速度、节奏和持续时间 第ⅠⅣ级为快速的振动,如徒手振动。第ⅡⅢ级为均匀平顺的振动,连续1~2分钟,每秒振动2~3下。 改变振动的速度可达到不同的效果: 低幅度高速的振动可以抑制疼痛,低速的振动可以放松防卫性肌紧张。 9.治疗运动的速度、节奏和持续时间 对于疼痛的关节,给予间歇性关节牵张7~10秒,中间休息几秒,可多次重复进行。 应以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为依据,从而决定是否重复或停止治疗。 对于运动受限的关节,给予最少6秒钟的牵张,接着稍放松→3 ~ 4秒钟为间隔重复慢速的间歇性牵张。 10.再次评定 治疗后及下次治疗前都应再评定患者的关节活动度。 在关节功能障碍的治疗中,关节松动技术是整个治疗方案中的一部分。 如果存在肌肉或结缔组织的因素,则在治疗过程中,应将关节松动术、抑制和被动牵张技术交替使用。 治疗内容包括:关节活动度、肌力及功能性技巧训练等。 (三)治疗方法 1、关节疼痛 2、关节僵硬 3、关节疼痛合并关节僵硬 4、肌肉僵硬 分级范围关节活动范围的大小变化。 (四)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 (1)关节内及周围组织存在粘连现象: (2)脱位关节的复位: (3)关节内组织错乱的复位:例如,膝关节内的半月板撕裂或脱落的疏松组织阻碍关节的活动范围。 (4)适用于肩痛的患者,或由于肩周肌肉僵硬导致的肩关节正常的附属运动丧失的患者。 (四)适应证和禁忌证 2、禁忌证 (1)外伤或疾病引起的关节肿胀。 (2)关节活动已经过度、关节不稳定的患者。 (3)未愈合的骨折患者。 (4)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 (5)严重骨质疏松患者。 (6)马尾神经受压迫的患者。 (7) 脊髓已受到挤压的患者:出现了对称性的临床症状,造成步态不稳等不适于关节松动术的治疗。 (四)适应证和禁忌证 (8)椎动脉血液供应不足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 (9)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关节强直性脊椎炎的急性期患者:不要松动C1~2颈椎关节。 (10)急性神经根性炎症或压迫 (11)婴儿、儿童患者。 (五)具体应用 周围关节松动术 一上肢带 二 肘关节及前臂 三 髋关节 四 膝关和小腿 一 上肢带 包括:盂肱关节、肩锁关节、胸锁关节和胸壁肩胛关节。 生理运动: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内收、外展、旋转。 附属运动:分离、长轴牵引、挤压、前后向滑动等。 1. 盂肱关节 休息位:肩关节外展55°,水平内收30°,前臂置于水平面上。 治疗平面:位于关节窝并且随肩胛移动。 固定:以布带或由助手协助固定肩胛骨。 1. 盂肱关节 (1)关节牵引:治疗开始,采用持续第1级;控制疼痛,采用第1或第2级振动;一般活动采用持续第3级。(一般的松动,缓解疼痛) 患者体位: 治疗师体位: 松动手法:以腋下的手用力(作用力垂直于关节窝平面)将肱骨向外侧边移动。 1. 盂肱关节 (2)尾端滑动 (3)尾端滑动进级 (4)上举进级 均能改善肩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酸性水汽提装置技术改造分析.doc VIP
- 《临建标准化箱式房技术标准》2014.7.12印刷版.pptx
- 《电动汽车底盘测功机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学术).doc
- 100以内加减法口算天天练_每页100题(打印版).docx
- 北京大学初党练习试题附答案.doc VIP
- 乌兰察布城规划管理技术规定.doc
- 品管圈PDCA案例-提高成人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规范率医院品质管理成果汇报.pptx
- ZTE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战略管理分析报告.docx VIP
- 中国船级社规范 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构造与设备规范 2022(272).pdf VIP
-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中学校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