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五、专业方向选择的基本原则 符合国家与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市场的需求 符合个人兴趣与特长 符合本校的专业特色 *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专业方向选择简介)赖万昌 2007年 秋 *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沿革 非动力核技术简介 我校核工程与核技术本科专业的特色 我国核技术的发展与人才需求 专业方向选择的基本原则 一、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沿革 20世纪50年代创建(前苏联模式)——8个 核反应堆工程、核动力装置、同位素分离、核材料、核物理(包括实验核物理、理论物理、辐射防护、加速器物理及核电子学)、核化工(包括前处理、后处理和同位素分离)、核地质、核矿冶。 核地质——放射性地质、放射性地球物理勘探 1986年教委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基本延续)——8个 铀矿地质勘查、同位素分离、核材料、核反应堆工程、核动力装置、加速器、核电子学与核技术应用、核化工 一、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沿革 1998年教育部调整本专业(合并)——核工程与核技术 ①将与核物理相关方向合并到“物理学”下的“等离子体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学科; ②将与核地质铀矿冶相关学科合并入“矿产普查与勘探”、“水文学及水资源”、“采矿工程”等学科。 一级学科:核科学与技术 二级学科(四个):核能科学与工程、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核技术及应用、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 2006年国防科工委建议“国控专业”——4+1 核动力、核燃料、核技术、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核物理 * 什么是核技术 核技术的分类 历史上的划分 目前的分类 研究和应用与“核”有关的技术 核武器、核能源、核动力、….. 军用核技术、民用核技术 核武器——核变(裂变、聚变) 及生化效应 核能与核动力(核工程)——反应堆、热工 核技术(非动力核技术)——同位素与辐射技术 二、非动力核技术简介 * 非动力核技术(按技术特征划分) 同位素示踪技术 核成像技术 核分析技术 核检测技术 辐射工艺 核年代学 支撑技术 * 非动力核技术(按领域划分) 核医学 核农学 核分析 (工业)核检测 辐射加工 食品、卫生 其它 * 1.同位素示踪 定义:将可探测的放射性核素添入化学、生物或物理系统中,标记研究材料,以便追踪发生的过程、运行状况或研究物质结构等的科学手段。 * 1.同位素示踪 G. de Hevesy 1911年, Hevesy在英国卢瑟福实验室工作期间,因怀疑女房东总是把剩菜改头换面之后给他吃。于是,他在剩菜中放上微量的放射性钍,然后在下一次的菜中检验是否有放射性,结果他每次都能准确地判断出他所吃的菜是剩菜还是新菜。 * 1.同位素示踪的应用 化学反应过程; 在分子水平上,动态、定量地研究生命现象; 免疫化学、疾病的诊断。 工程问题 地质科学 * 2.核成像技术 世界上第一张X光照片 X射线断层扫描(XCT) 核磁共振CT(NMR-CT) 正电子发射CT(PET) 同位素单光子发射CT(SPECT) 康普顿散射CT(CST) 穆斯堡尔效应CT 工业CT(ICT) * 核素扫描机 * 相机 * SPECT * PET * CT/PET * 2.核成像技术 核成象技术的共同原理:利用与核有关的物理量在被测对象中的衰减规律或分布情况,获得物体内部的详尽信息,通过电子计算机对这些信息作快速处理,最终重建被测物的内部图象。 它们的数据获取部分,从物理原理到具体结构均可相距甚远;但它们的数据处理部分.则都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和图象重建技术。 * 3.核分析技术 X射线荧光分析(ED、WD、TR) 粒子诱发荧光分析(P、e) 微束(微区)分析 中子活化分析 粒子束分析 背散射分析 * 4.核检测技术 核子密度计 泥沙计 浓度计 品位仪 核子(皮带)秤 核测井 射线测厚仪 其它核检测技术 灰分测量、煤质检测 核子料(液)位计、 核子料(液)位开关 水份计 * 5.辐射工艺(辐射加工) 食品保鲜:g 辐照灭菌 辐射消毒: g 辐照灭菌 辐射育种: g 辐照导致遗传基因变异。重离子辐照 辐照治疗:放射性治疗 辐照交联:辐照活化 辐照降解:辐照活化 电子脱硫、脱硝 辐射加固 * 6.核年代学(同位素测年) 地质时代 考古 文物鉴定 三系的发展沿革 “三系”是在苏联专家的援助下,于1956年创建于原北京地质勘探学院,是我国当时在重点学院中组建的重点系。组建该系的目的是培养勘查发展核武器的核原料(铀矿)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国内唯一。 放射性地质 放射性地球物理勘探 稀有分散元素地球化学 三、我校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 的特色 三系的发展沿革 1960年,三系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 1965年,该系整建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