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艺术运动中比亚兹莱的东方情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艺术运动中比亚兹莱的东方情缘.doc

新艺术运动中比亚兹莱的东方情缘   摘 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艺术运动席卷欧美,这场设计运动的形成与发展深受东方艺术的滋养,艺术的东渐西就在当时英国最杰出也最具争议的艺术家奥布里?比亚兹莱(1872-1898)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东方风情深刻影响了比亚兹莱,而他的作品同样对亚洲、对中国产生了持续性影响。   关键词:新艺术运动;比亚兹莱;东方艺术;浮世绘   1 艺术求新:新艺术运动中的东方风情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艺术运动在现代设计史上意义非凡,它打破了僵化陈旧的设计思维,为之后的现代主义运动奠定了基础,是现代设计发展进程中极为关键的过渡时期。新艺术运动并没有统一的设计风格,欧美各国各自发展,呈现百花争艳的繁荣景象,甚至不同国度对这场运动的称谓也不一样。但人们的追求和向往是一致的,即新艺术的“新”。   艺术家厌倦欧洲长期矫揉繁琐的艺术风格,反感为工业水平所限的粗陋工业产品,于是不约而同地探索着艺术的新出路。当时审美与技术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不相匹配的表现,先进的物质文明在推动着精神文明发展。维多利亚时代的文艺家们展现出精神思想上的高度活力,新的时代即将到来,他们迫切希望打破陈规、挣脱束缚,去迎接新生活、新风尚、新艺术。   这次运动中,异域文化为艺术家们带来大量灵感,如古埃及、古希腊、东方文化与阿拉伯文化都为新艺术带来生机和活力。17~18世纪,“中国热”风行欧洲大陆,19世纪,“日本风”成一时风尚。同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一样,新艺术运动深受日本装饰艺术的影响,尤其是日本江户时期的艺术如浮世绘等,这种影响,“对于一个东方国家来说,其国际设计影响力是前所未有的”。当时浮世绘在日过本土已趋衰落,因纸张吸水性能良好而被用作商品的包装纸、填充物被欧洲人发现后风靡欧洲。这些以高雅的艺术语言描绘世俗生活的日本版画有着与欧洲截然不同的异域风情,迎合了消费时代的欧洲市场与艺术需求。   在艺术题材上,浮世绘开拓了艺术家的创作内容,不再局限于历史、宗教、景物、肖像,转而更关注社会生活。在艺术形式上,它具有极强的装饰性,使用线条分割、色彩平涂、二度空间、散点构图等手法不受拘束地表达主观内容,向欧洲人展示了全新的艺术形式,为艺术发展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在表现技法上,笔触丰富多变、线条柔美有力、色块平涂不追求阴影,直接影响了包括凡?高、高更、莫奈、塞尚、西斯莱、莫里索在内的大批艺术家,推动了印象派风格的形成。在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和新艺术运动中,东方风情的装饰元素被大量使用,日本浮世绘特有的艺术语言被化用借鉴,为欧洲艺术注入了新鲜血液。这种影响,同样体现在英国艺术家比亚兹莱身上。   2 生如夏花:璨如流星的比亚兹莱   奥布里?比亚兹莱(1872-1898),英国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这位仅受过两个月正规美术培训的天才艺术家既受欢迎又臭名昭著,那些精美独特、前卫尖锐的作品使他备受争议。7岁时他被确诊遗传性结核病,这使比亚兹莱在短短25年人生,中病痛与死亡的阴影挥之不去。他亲近黑暗、回避自然,在窗帘紧闭的黑屋子里,在蜡烛昏暗的火光下,比亚兹莱热衷以黑白极色营造颓废细腻、凄美怪诞的纸上世界。他的作品主题多为女性,却与传统形象截然不同,美丽而强势,高傲而放荡,展现出令人惊讶的侵略性和压迫感,男性形象反而弱小狼狈、萎靡颓然。这样的艺术表现与比亚兹莱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有很大关系,也是他内心世界的折射。   比亚兹莱出身没落的资产阶级家庭,有着良好的文学与音乐素养,过人的天赋令他“常流露出一种自命不凡的神态”。然而,父母关系破裂带来了不正常的家庭氛围,父亲角色的缺失导致比亚兹莱缺失父爱和阳刚向上的气质,母亲的强烈期待和严格专制让他紧张畏惧,母爱的求而不得令他对温柔的姐姐极度依赖迷恋,女性成了比亚兹莱成长中的主导者。他对女性的态度极为矛盾,畏惧而向往,紧张而沉醉,笔下的女性形象表露了他晦涩矛盾的心理。同时,疾病使他孱弱孤独,禁锢了生命的活力与欲望,令他向往疾病使他不能得到的一切,无法实现的渴望促使他以画笔宣泄内心。自负、敏感、尖锐、不安,比亚兹莱神经质的内心赋予了他敏锐的洞察力和急切的表现欲,也造就了他带着病态倾向的思维与审美。   20岁之前比亚兹莱的作品并未形成强烈的自我风格,但对线条表达的天赋已初见端倪。1892年,来自出版商约翰?丹特的委托项目《亚瑟王之死》成了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这次创作使得他逐渐完善了创作风格,手法日趋成熟,尤其是对线条的运用,愈发繁而不乱、凝练利落。他的天赋与才情开始得到社会的关注,巴黎沙龙主席夏凡纳赞其为“画出了惊人杰作的年轻英国美术家”。1893年2月,观看王尔德的《莎乐美》公演后,激动的比亚兹莱创作了插画《高潮》,王尔德惊叹之下邀请他为《莎乐美》剧本绘制插图(如图1)。《莎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