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史学方法.ppt
史学方法 第十四讲 材料的使用原则 与方法 一、几条基本原则(假设) 1、一手资料较二手资料相对优越 2、群证较孤证相对可信 这条原则必须与史料来源结合起来才有意义,许多时侯群证=孤证 3、无逻辑矛盾原则 4、与语境协调原则 5、有关人性的假定 ※人性可以相通 不是说可以用今人的观点去理解古人或者认可历史人物的言行,而是你一旦知道前人所面临的各种情景,你就能理解前人为何有如此言行 ※人性是不可以年谱化、概念化的 ○不能把人先归类,然后就假定他一定要按某种方式行事。 ○不能假定某种场合之下的人一定是某种样子的。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行事的目的总是与满足自己的物质、权力、名誉等方面的欲望有关 二、基本方法 1、版本与校刊(校仇) 《魏书》卿等欲言便无相疑难 杜牧《寄扬州韩判官》 张孝祥《西江月》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选择善本书 陈垣总结的“校法四则” ○对校 用同一种书较早的本子与其他本子对读,遇有不同处,即注出来,其主旨在校异同,不校是非。 《后汉书·郡国志一》 中元二年,民户四百二十七万千六百三十四,口(三)[二]千一百万千千八百二十人。 以绍兴本为底本校记:汲本、殿本“三”作“二”。 ○本校 以同一部书前后互证,指明其后文字或记载的异同,并进一步判断其正误。 《新序》白公之难,楚人有庄善者,辞其母将往死之,其母曰:“弃其亲而死其君,可谓义乎?”庄善曰:“吾闻事君者,内其禄而外其身,今所以养母者,君之禄也。身安得无死乎!”遂辞而行,比至公门,三废车中,其仆曰:“子惧矣。”曰:“惧。”“既惧,何不返?” 《商君书》愚者笑之,智者哀焉;狂夫之乐,贤者丧焉。 ○他校 以其他有关的书籍对照本书。 《汉书·高祖纪》由所杀蛇白帝子,所杀者赤帝子也。 ○理校 凡无其他本子可以依据,或数本互异,无所适从,就凭校者的学识,据理判明其正误。 汲本、殿本汲本、殿本“三”作“二”,按:惠栋《补注》引李心传说,谓西汉户口至盛之时,率以十户为四十八口有奇,东汉户口率以十户为五十二口。此上云“民户四百二十七万千六百三十四”,以十户为五十二口计之,只二千一百余万,则原作“三千一百万”,讹也。据汲本、殿本改。 《后汉书·郭太传》初,太始至南州,过袁奉高,不宿而去,从叔度,累日不去。或以问太。曰:奉高之器,譬之泛滥,虽清而易挹。叔度之器,汪汪若千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不可量也。已而果然,太以是名闻天下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予初读此传,至此数行,疑其词句不伦:蔚宗避其父名,篇中前后,皆称林宗,即它传亦然.此独书其名,一疑也;且其事已载《黄宪传》,不当重出,二疑也,叔度书字不书名,三疑也;前云于是名震京师,此又云以是名闻天下,词意重沓,四疑也.后得闽中旧本,乃知此七十四字,本章怀注引谢承书之文,叔度不书姓名者,蒙上入汝南则交黄叔度而言也,本皆儳入正文,惟闽本犹不失其旧. 2、确定作者身份、写作背景与动机 A、必须夸饰或作伪的场景 B、作者之立场 C、作者获得信息之途径 3、“作伪”与“作真”的动机、过程及语境 4、发现材料背后的无意识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 *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