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微课文本.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兰亭集序》微课文本

《兰亭集序》微课文本 同学们好!我是湖北黄石二中的肖老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兰亭集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书中极品,又是文中上品。书法作品“书中极品”绝非妄言。“文中上品”呢?我们【学习目标】1、了解时代背景,积累整合文言知识。2、诵读,作者由“乐”到“悲”再“痛”的思想情感。。【】王羲之(公元303~361),字逸少,东晋琅邪临沂人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书法家。出身于士族名门,是东晋政治家王导的子。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早年从卫夫人学习书法,后多鉴前代名家,博采众长,备精诸体,有“书圣”之称。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王羲之在诗文写作上也是高手。东晋文坛盛行骈文,王羲之是少数仍沿用散文写作,或以散驭骈的作家之一。其文风,不尚辞藻而多情致。背景介绍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气,抒写了情真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不但东晋文坛,在中国文学史上有。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之礼,参加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诗作集结成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兰亭集序》。 “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跋”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介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本书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根据文章的情感变化,划分文章段落层次第一(12自然段):盛况“乐” 第二(3自然段):抒发人生感慨“痛” 第三(4自然段):交代作序目的“悲”只25个字就交代清楚了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目的,表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写景文字精练优美,朴素清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惠风和畅写景状物言简意赅,妙趣天成如此良辰美景、乐事,带给人的是欢欣愉悦。朗诵时注意语调要清新明快,充满欢欣优雅之情调。暮春三月,草长莺飞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茂林修竹,清流潺潺胜友云集,曲水流觞泼墨挥毫,赋诗饮酒,不亦乐乎!可作者的感情怎么变成 “痛” 了呢?他由眼前的美景、盛会想到了什么?作者探索人生,发表对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以理论为主,故应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重读的词语有“死生亦大矣”中的“大”,“岂不痛哉”中的“痛”末句以降调慨叹语气。 4自然段交代作序目的这段中议论包含情,理清作者感情的发展脉络由读昔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作者抗拒人生虚幻的执着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敏锐、深刻的感受中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着,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既然人生变化如此迅疾,此次宴会的情况就该记录下来,使将来之人了解作者心中的感慨。随着感情变化的步步推进,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是作者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 朗读“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合作探究】”上的第六大题。 【】永和九年永和九年修禊: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后之览者,宁稼雨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 2

文档评论(0)

chenchen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