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灵丹妙药还是潘多拉的盒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究竟是灵丹妙药还是潘多拉的盒子-

究竟是灵丹妙药还是潘多拉的盒子?   1黄军就博士做了什么?   2015年3月5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MIT)TechnologyReview发表了一篇名为“EngineeringthePerfectBaby”(设计完美婴儿)的文章,而黄博士4月份在Pamp;C发表的这篇论文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国际社会呼吁科学家们应该暂时停止对人类胚胎DNA编辑的研究.   2015年初,中山大学黄军就博士利用最新的基因编程技术CRISPR/Cas9修改了珠蛋白基因,该基因突变会导致地中海贫血病,这是一种可致命的血液遗传性疾病.黄博士的课题组希望通过对这一基因进行修改,实现对地中海贫血这一遗传病的基因治疗.黄博士在论文中指出,利用DNA编辑成功率大约为30%,使用这种技术应该小心.这一研究论文最初投给Nature与Science等重要期刊,但由于修改人类胚胎基因存在伦理学争议,论文被拒稿(不过Nature和Science否认这一说法).而Pamp;C非常迅速地采用了该文章,从该杂志的网站上可以看到该文章3月30日投稿,4月1日就被接受了.   2对编辑人类基因的不同观点   Pamp;C的这篇文章是中国科学家团队首次成功修改人类胚胎的DNA,也是世界上的首次报道,这一研究受到国内许多科学家的赞扬,但却在西方引起争议和批评.清华大学教授陈国强院士表示,有的批评意见过于武断.如果完全满足批评者的所有要求,有关人类胚胎的研究就完全不能做了.这一领域研究突破最终会惠及所有人,人类DNA修改就是一把钥匙,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许多疾病治疗方法,帮助人们提高健康和延长寿命.哈佛大学医学院GeorgeChurch教授同意暂停基因编辑,并且表示只有“安全问题被解除,人们达成基本的共识”才能重启研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NIH)主任柯林斯(FrancisCollins)则明确宣布NIH不支持关于编辑人类基因的研究.柯林斯接任第一任领导人沃森(JamesWatson)领导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GenomeProject,HGP),后任NIH的主任,对HGP引起的生命伦理学(Bioethics)争论有深切的体会和认识.MIT的张锋博士(Dr.ZhangFeng)有自己的看法:在生物学方面,我们对于基因组中的一些改变有可能会如何影响生物功能仍知之甚少.除了少数已知致病的突变之外,我们无法预测任何特定的遗传改变会在细胞或生物体中造成的生物学后果.他认为,仔细评估生殖细胞编辑的伦理学意义非常重要.   3生命伦理学的原则   其实在2015年2月,英国通过决议,允许英国研究人员继续研究一项被称为“线粒体移植”的医疗技术,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一父两母”法案.这一技术的关键在于移除女性卵子线粒体中有缺陷的基因.最终出生的健康婴儿将具有两个母亲和一个父亲.这一法案同样引起巨大争议.那么仅就黄军就博士研究团阶编辑人类胚胎这样事件来说,是否涉及到生命伦理或医学伦理的相关原则呢?笔者认为,至少涉及以下几点:   (ⅰ)知情同意.即任何关于人类的生物材料的研究必须得到所有者的同意.同样即使是黄军就博士所说的废弃胚胎,也应该得到原所有人的同意才能使用.就像人的肿瘤组织,器官的使用或捐献必须得到当事者的同意,或者是推定同意.   (ⅱ)风险收益比.也就是基因编辑的收益远远大于对人体的损害.这一点恰恰是大家担心的,我们目前的技术手段无法保证每个基因编辑都成功,而人的生命健康是最宝贵的.   (ⅲ)胚胎细胞研究的时限.人类胚胎细胞的研究不超过14天(2周).其实这一时间的规定是由中国科学家制定的并得到了国际伦理委员会的认可.   4结语   2015年12月,国际人类基因编辑峰会(InternationalSummitonHumanGeneEditing)在美国华盛顿召开,这一峰会的召开实际是该讨论的延续.人类首次召开类似会议可追溯到40年前.1975年,科学家们在美国加州召开会议,讨论并制定了重组DNA研究的指导方针,至今被科学界视为自我监督的典范.本次峰会共有20多个国家的顶尖科学家参加,会议最后达成原则决议:在现阶段,基因编辑技术应被禁止在人类胚胎、生殖细胞上使用.Pamp;C编委、《科学通报》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研究员(Dr.GeorgeFuGao)认为:“黄军就博士论文这一事件,我们需要总结很多,包括生命科学技术与生命伦理学的讨论,中国科学家在国际学术界的话语权等,重要的是中国科学家有能力,有信心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造福人类,探索复杂科学问题”.   胚胎和生殖细胞中进行基因编辑的安全和伦理学讨论仍然在继续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