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5)课件:1.2谈中国诗.pptx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5)课件:1.2谈中国诗.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5)课件:1.2谈中国诗

2 谈中国诗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①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②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①这首五言古诗作于诗人被贬谪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②泠泠:拟水声。 这是一个深秋的夜晚。永州的深秋本来气候宜人,但身处异乡的柳宗元却感到寒气阵阵。是夜梦醒时分,正是夜半,窗外亮如白昼,适才的梦境仍历历在目,耳畔传来“嘀嗒、嘀嗒”的声音,点点敲在诗人心扉上。诗人辗转反侧,再也无法入眠,于是披衣下床,循声开门探听。原来是屋前菜圃中露珠滴落,露水凝重,掷地有声。东边岭上升起的月儿显得格外清冷,寒气拂面,耳畔传来溪涧泉流冲刷竹根的“泠泠”声,泉水从岩石上飞泻而下,愈流愈远,越远却显得越发响亮。随着清越的流水,心也飞到了久远的时空……山上不时传来几声凄厉的鸟鸣,莫非鸟儿也有心灵感应?就这样,诗人靠在柱子上望着愚溪西畔的菜园,直至天边破晓,心底的寂寞感彻骨铭心,经久弥深。全诗着力写声音,诗人正是通过有声世界巧妙而鲜明地刻画出了“自我”形象,给读者以无尽的想象,“不眠之心”之寂寥几乎令人伸手可触,呼之欲出。1.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试作简要分析。参考答案:通过繁露、寒月、疏竹、石泉、山鸟等意象,生动地勾画出了幽深、寂静的月夜景色,营造了凄清、寂寞的意境。2.第三联写景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试作简要分析。参考答案:反衬(以动衬静)。用越远越清晰的泉水声和偶尔一喧闹的鸟鸣,反衬环境的清远、幽静和空旷,渲染了静谧的气氛,表达了诗人孤独愁苦的心情。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语言。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学术著作《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编》《七缀集》等。《围城》已有英、法、德、俄、日、西语译本。《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多卷本《管锥编》,对中国著名的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阐发、辨析。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以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融会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学术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本文发表于1945年12月,收入《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1945年12月6日,钱钟书面对一群客居上海的美国人畅谈中外诗歌。《谈中国诗》就是钱钟书根据这次演讲的英文稿节译而成的,节译稿约5 000 字,入选课本时编者又作了删节。钱钟书在观察中西文化事物时,总是表现出一种清醒的头脑和一种深刻的洞察力。他既深刻地阐发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厚意蕴和独特价值,也恰切地指出了其历史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他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钱钟书的作品对于推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对于使中国人了解西方的学术,使西方人了解中国的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1.识记字音精髓( )  叫嚣( )一蹴而至( )饶恕( )踌躇( )轻鸢剪掠( )数 咽槛2.识别字形  3.理解词义(1)笼统:?(2)宗派:?(3)意味:?(4)归宿:?(5)居高临远:?(6)一蹴而至:?(7)数见不鲜:?(8)空中楼阁:?(9)不可名言:?(10)矫揉造作:?4.辨析词语(1)尖刻·尖锐尖刻:尖酸刻薄。尖锐:认识事物灵敏而深刻;敏锐。例句:①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 斩截。②他看问题很 。?(2)鉴别·鉴定鉴别:辨别(真假好坏)。鉴定:①鉴别并评定(人的优点)。②评定人的优缺点的文字。③辨别并确定事物的真伪、优劣等。例句:①不能把握诗歌的创作规律,就难以对本国诗进行真正意义上的 。②专家 了这批出土文物的年代。?  1.suǐ xiāo cù shù chú yuān shuò/shù/shǔ yàn/yān/yè jiàn/kǎn2.概论/慷慨/灌溉 僦屋/兀鹫/蹴鞠 饶恕/缠绕/阻挠3.(1)缺乏具体分析,不明确;含混。(2)政治、学术、宗教方面的自成一派而和别派对立的集团。(3)含蓄;情调,情趣,趣味。(4)人或事物最终的着落。(5)同“居高临下”,站得高,看得远。(6)同“一蹴而就”,形容一下子就能办好,不费力气。(7)多次见到,已不再感到新鲜。(8)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9)同“不可言状”,不能够说得出来,说不清楚。(10)过分做作,极不自然。4.(1)尖刻/尖锐 (2)鉴别/鉴定1.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归纳主题。参考答案:文章先谈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作者认为评论中国诗要全面了解诗人,用具体的事实作证据。并且必须在相对比的前提下作出结论才公平。接下来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重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