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谈中医药防治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现状.docVIP

细谈中医药防治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现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细谈中医药防治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现状

细谈中医药防治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现状   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爆发到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流行,再到埃博拉病毒的扩散蔓延,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目前,现代医学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缺乏较为理想的抗病毒药物与防治方案。基于病证结合的理念和运气学说,中医药防治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一定优势,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进行概述,并进行相关思考,为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1 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概述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我国和全球范围内感染性疾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病毒是重要病原体。我国因病毒感染疾病在急性呼吸道感染中所占的比例为34.6% ~36.6%,其中流感病毒(6.6% ~19.3%)最为常见。美国每年因流感住院的患者约20万人,死亡约3.6万人。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科,包括人流感病毒和动物流感病毒。人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和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曾多次引起世界范围大流行。根据其表面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蛋白结构及其基因特性,目前已发现的甲型流感病毒血凝素有16个亚型(H1~16),神经氨酸酶有9个亚型(N1~9)。甲型H1N1流感病毒就是其中一种亚型。在流感中,还有一种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称人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就是其中之一。   2 甲型H1N1流感与中医药   2.1 中医对甲型H1N1流感的认识   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发病特点、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临床表现以及具有强烈传染性等特点,本病属于“瘟疫(病)”“时行感冒”“时行疫气”“疫疠病”“疫病”“瘟病”“风温”和“湿温”等范畴。正气不足、脾胃虚弱是本病主要内因,感受时行疫毒是其外因。病机主要观点:新感引动伏邪而发病;疫毒犯肺、痰热闭肺、毒伤肺络,内闭外脱和气阴亏虚;疫疠毒邪从口鼻皮毛而入,内舍脏腑,热毒壅肺、肺失宣肃,时邪弥漫三焦,耗伤气津,气血损伤,内闭外脱,终至危象;寒包火毒;风热袭表,挟时令寒邪,传变迅速,卫气同病,易夹痰湿;初期风寒外束,卫阳被遏,热毒内蕴,进展期邪犯肺胃,毒热炽盛夹湿,肺气郁闭,重症期毒热湿浊瘀血阻闭于肺,甚至肺气衰败而死亡等。   2.2 甲型H1N1流感的中医药治疗   张国华、姜良铎和周平安等及2010年版的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诊疗方案按照分期病情程度辨证论治。早期或初期(轻症),风热犯肺证治以辛凉解表,疏风清热,以银翘散加减;风寒袭肺证治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以荆防败毒散加味;热毒袭肺证治以清热解毒,泻肺平喘,以麻杏石甘汤合小柴胡汤。中期或进展期(重症),毒热壅肺证治以清热泻肺,解毒散瘀,以葶苈大枣泻肺汤和麻杏石甘汤加味;湿热羁留肠胃者,治以祛湿清热,理气和中,以藿朴夏苓汤加减。极期(危重症),气血两燔、热入营血证治以清营凉血,泄火解毒,以清瘟败毒饮加减;内闭外脱证,在回阳救逆、扶正固脱的同时重视清热解毒、通里攻下、活血化瘀等法的综合应用。恢复期,气阴两伤证,治以益气养阴,以生脉饮及沙参麦冬汤益气滋阴加减。周仲瑛提出以清瘟颗粒为基本方,再根据温毒(热)犯肺、湿热中阻、温热夹湿和疫毒内陷等辨证加减,治疗分别以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藿香正气散合王氏连朴饮加减,银翘白虎汤合霍朴夏苓汤加减,黄连解毒汤、生脉散合牛黄清心丸加减,必要时可结合针灸、放血和刮痧等方法。此外,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多种中医疗法和中药剂型单用或联合治疗本病均表现出较好的临床疗效;尤其是甲型H1N1流感早期患者,症状较轻,预后较好,中药能够迅速缓解症状和缩短病程,且经济有效,安全可行。   3 人感染H7N9禽流感与中医药治疗   3.1 中医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认识   根据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传染性强等特点,本病属于“温病”“春温”“温热”和“温疫”等范畴   。正气虚弱,精气不足为本病内因,温热疫毒/温邪(伏邪)为其外因。病机主要观点:初期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中期毒热入营,壅肺伤津,晚期毒邪伤血,内闭外脱;热、毒、瘀、虚兼夹且始终贯穿整个病程,核心病机为毒热犯肺、壅肺和损肺,甚则伤及其他脏腑;疫邪上受,首先犯肺,下及胃肠,逆传心包,伤津动风等。   3.2 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中医药治疗   陈晓蓉、孙光荣和马月霞等及《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医医疗救治专家共识(2014版)》将本病按照分期辨证治疗。早期或初期,风热犯卫,治以辛凉解表,宣肺泄热,方选银翘散、升降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中期毒热壅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