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炮制对中药活性成分及功效的影响.docVIP

谈炮制对中药活性成分及功效的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炮制对中药活性成分及功效的影响

谈炮制对中药活性成分及功效的影响   中药炮制是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依据中医辨证施治需要,将药材通过净制、切制、炮炙处理,加工成一定规格饮片的技术,可缓和药性、增强药性或改变药性。中药材经不同方法炮制后,外观发生了改变,在药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亦有较大变化,可充分发挥药用价值,增强临床疗效,说明中药炮制是安全用药的保障和提高药效的必要手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药炮制的科学内涵不断得到揭示,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科学研究成果,总结归纳了加工炮制对中药药性、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的影响,为中药炮制理论及方法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1 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   1. 1 四气五味四气五味是中药基本性能之一,四气是指寒、热、温、凉4 种特性,五味指辛、甘、酸、苦、咸5 种味道。炮制对中药性味的影响包括缓和药物偏性、增强药物性味或改变药物性味。如黄连味苦性寒,经吴茱萸汁炮制后,既可以保持黄连的抗炎药效,又可缓和其苦寒之性。生地黄性苦味寒,具有清热凉血的功效,制成熟地后,转为性温味甘,用以滋阴补血。药材经蜜制多增甘味,酒制多增辛味,醋制多增酸味,盐制多增咸味,炭药、煅药多增涩味。   1. 2 归经中药对机体脏腑、经络或特定部位等的选择性作用称为归经。炮制可改变中药归经,一般认为入肺蜜制,入脾姜制,入肾用盐,入肝用醋,入心用童便。采用炮制改变中药的主治范围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酒制以助归经入血分,蜜制以增归经疗疾之效,醋制入肝经,盐制入肝肾,姜制入胃经。   1. 3 升降浮沉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对人体作用的趋向。炮制对药物升降浮沉的影响可分为生升熟降、升者益升、生降熟升及降者益降4 种。有些药物酒炒则升,姜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炒则下行。如大黄峻下泻热,具有沉降之性,酒制后则能活血化瘀,升浮之性增强而沉降之性减弱。   1. 4 毒副作用有些中药具有毒性,使其临床应用受到极大限制,通过炮制加工可有效消除或降低有毒中药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张姗姗等通过测定小鼠半数致死量( LD50) ,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甘遂急性毒性影响,结果表明甘遂经不同方法炮制后,毒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LD50排序为醋制品( 65. 3 g·kg - 1 ) lt; 清炒拌醋品( 59. 8 g·kg - 1 ) lt;清炒品( 53. 9 g·kg - 1 ) lt; 生拌醋品( 43. 8 g·kg - 1 ) lt; 生品( 36. 4 g·kg - 1 ) ,提示醋制甘遂减毒效果最显著。炮制对药物毒副作用的调控包括减毒、去毒和降低不良反应。乌头加热水处理可降低毒性,巴豆制霜能缓和泻下作用,远志、麦冬去心可消除烦闷,柏子仁去油可避免滑肠,枳壳去瓤可免去胀满。   2 炮制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   中药的有效成分包括生物碱、苷类、挥发油、多糖、鞣质、有机酸、微量元素等。炮制可增加或降低药材中化学成分的溶解度和浸出量,亦可使化学成分溶解或转化成新成分,进而影响药物疗效。   2. 1 生物碱类生物碱是存在于自然界( 主要为植物界)的一类含氮碱性有机化合物,具有受热易分解、水中不易溶解等性质,因此在炮制过程中应注意温度和时间对该类成分的影响。梁泽华等利用RP-HPLC 结合梯度洗脱的色谱方法为检测手段,比较生川乌经《中国药典》法、黑豆法和米醋法炮制后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3 种炮制方法均可显著降低生川乌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含量,且炮制时间越长,生物碱类成分含量越低。   2. 2 苷类苷类是许多中药的活性成分,如具有镇静作用的天麻苷,止咳作用的苦杏仁苷和提高免疫力作用的人参皂苷。当苷类作为有效成分时,可采用杀酶保苷的方法防止苷酶解。黄芩中含有能使黄芩苷水解成黄芩素的酶,致使黄芩苷减少而影响药效,通过热浸法炮制黄芩可使酶失活,避免黄芩苷被分解,保证黄芩苷的含量。由于苷类成分多具有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的性质,因此应根据临床应用选择适合的炮制方法。赵玉丛等通过对山茱萸生品和酒蒸品中各类药效成分含量的考察,发现山茱萸酒蒸后苷类成分含量均有所下降,致使抗休克、顾虚脱的药理作用降低; 因为皂苷类成分的分解,使具有温补肝肾作用的苷元含量增加,故山茱萸的炮制与否应取决于临床应用的实际需要,选择山茱萸作为补益剂则宜使用酒制品。   2. 3 挥发油类挥发油是存在于植物中的油状液体,具有挥发性并可随水蒸气蒸馏。将挥发油作为有效物质时,应避免加热或减少加热时间,以防止挥发油损失而降低疗效; 而对于挥发油过高引起不良反应的情况,可通过麸炒、烘制等炮制方法来去油以缓和药性。乳香中挥发油成分具有明显的毒性和刺激性,通过对乳香不同炮制品的分析比较,证明烘制法除去刺激性成分--挥发油最完全,且收率最高,较易粉碎,故确定乳香最佳炮制工艺为烘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