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健康食品之调节血脂功能评估方法.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健康食品之调节血脂功能评估方法

健康食品之調節血脂功能評估方法 960718衛署食字第0960403114號公告修正 壹、前言 2001年,腦血管疾病與心臟疾病分佔國內十大死因的第二與第三位(1),雖無論腦血管疾病或心臟疾病都是由多項因子交互作用所導致,但根據許多研究資料顯示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是導致這些血管疾病的最主要原因。在動物實驗,常以直接解剖或間接測定的方式來探討動脈粥狀硬化的構致導因或危險因子程度;但在人體驗,(Lipoproteins)的含量,以及其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程度或對氧化之敏感度,來評估其可能罹患動脈粥狀硬化的危險機率。 血清脂質主要包括三酸甘油酯(Triacylglycerols)、膽固醇(Cholesterol)、磷脂質(Phospholipids)和游離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等。三酸甘油酯和膽固醇(70-75%)無法溶解於水性的血漿中,故需藉由蛋白質和磷脂質等兩性乳化劑包圍在外側而形成可親水性的脂蛋白顆粒,才能溶解於血漿中,而隨著血液循環運送至身體的各器官組織中。 血漿中之脂蛋白依其顆粒大小或密度,可分為乳糜粒(Chylomicrons)、極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s;VL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s,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s; HDL)。人類血漿脂蛋白的物理特性和其組成大致如表1(2): 表1. 人類血漿脂蛋白的物理特性與組成(重量百分比) 脂蛋白 平均直徑 (nm) 密 度 (g/ml) 蛋 白 質 (%) 三酸甘油酯 (%) 膽 固 醇 (%) 磷 脂 質 (%) 乳糜粒 100-1000 0.95 1-2 87 3 8 VLDL 43 0.95-1.006 10 55 17 18 LDL 24-26(3) 1.006-1.063 25 8 45 22 HDL 7-11(3) 1.063-1.210 44 3 23 30 From: Thompson, G.R., Handbook of Hyperlipidemia, 1989 如加以細分時,密度在1.006-1.019 g/ml部分可歸為中間密度脂蛋白(Intermediate density lipoproteins; IDL),密度在1.019-1.063 g/ml部分才算為LDL。不同物種的哺乳類或實驗動物之血漿脂蛋白之密度可能會略有差異,但許多研究還是沿用人類的密度來分離(4,5),不過亦有針對該動物種類而選用特殊密度範圍者,例如選用1.020-1.055 g/ml來分離倉鼠之LDL (6)。 低密度脂蛋白含大量的膽固醇(佔血漿總膽固醇的60-70 %),具有趨動脈粥狀硬化特質,較容易穿透進入血管壁內(7)。當其中的脂質被氧化形成oxLDL,而被穿透進入血管壁下方的巨噬細胞(Macrophages)所吞食,形成泡沫細胞(Foam cells),再經一連串變化而形成動脈粥狀硬化,因此目前認為LDL的氧化修飾是引發初期動脈粥狀硬化病變的最主要導因(Key step) (8-11)。相反的,高密度脂蛋白含較多量的磷脂質(約30%)與較少量的膽固醇(佔血漿總膽固醇的20-30 %),從肝臟和小腸釋出進入血液循環後,從周邊組織移走多餘的膽固醇,因此具有可減少膽固醇在血管壁沈積的作用(7)。目前,已普遍接受如血漿總膽固醇(TC)或低密度脂蛋白(LDL-C)過高是導致動脈粥狀硬化疾病的正相關危險因子;而升高血漿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或HDL-C/LDL-C的比率,則是導致動脈粥狀硬化疾病的負相關危險因子(12)。但是血漿LDL中含太少量的抗氧化劑、含太高比率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PUFAs)或血漿中太高濃度的Cu++、Fe++等因素,會導致LDL容易氧化,更是產生動脈粥狀硬化的最重要正相關危險因子(8-11)。 我國(7)與歐洲動脈硬化學會(European Atherosclerosis Society)將血脂異常分成三類: (1) 高膽固醇血症:血漿總膽固醇(TC) 200 mg/dL; (2) 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漿總膽固醇(TC) 200 mg/dL、三酸甘油酯(TG) 200 mg/dL; (3) 高三酸甘油酯血症:血漿三酸甘油酯(TG) 200 mg/dL,且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35 mg/dL或TC/HDL-C 5。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畫學程(American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則依TC、LDL-C和HDL-C濃度分為: (1) 理想膽固醇濃度: TC 200 mg/d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