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剂-云南新兴职业学院.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颗粒剂-云南新兴职业学院

颗粒剂 大纲要求 掌握:各种类型颗粒剂(冲剂)的制备方法与操作关键。 熟悉:颗粒剂(冲剂)的含义、特点、分类、质量要求。 第一节 概 述 一、含 义:颗粒剂:药材提取物与辅料或部分药材细粉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颗粒状制剂。 二、特点: 1.借鉴化学药物颗粒剂(干糖浆)技术,兼具汤剂、酒剂、糠浆剂特点: (1)保持汤剂吸收快、显效迅速等优点 克服汤剂临 时煎煮,易霉变缺点。 (2)具有糖浆剂掩盖中药苦味,味甜适口的特点。 (3)酒颗粒剂用酒冲化服用,既保持药酒的治疗作用,又增加了稳定性。 2、分剂量容易, 3、经过提取精制,运输、携带、服用方便, 4、可制成缓释制剂 但: 包装不严密时易于吸潮或潮解,成本相对 提高。混合性能差 10版药典收载50余种 发展:配方颗粒、无糖颗粒 常见含糖颗粒剂与日本颗粒剂在外观粒度、服用剂量、赋形剂、包装等方面有差别 中国与日本颗粒剂比较 中国 日本 方法: 湿法制粒 喷雾干燥制粒 粒度: 大,1000μm~2000μm 小 ,数μm 辅料用量: 大,膏量的3~4倍 小,膏量的10%- 50% 辅料: 糖粉、糊精、药粉 乳糖、甘露醇 服用量: 大,15-20g/次 小,1-3g/次或5-6g 成分含量: 低 次, 成分含量高 外观色泽: 色深、体积大 色浅、体积小 提取精制: 水提醇沉 水提、高速离心、 超滤 三、分类 按溶解性能分: 1.可溶性颗粒剂: (1)水溶性颗粒剂 药物提取物+糖粉—颗粒 水冲服 (感冒退热~,小柴胡~) (2)酒溶性颗粒剂 药物乙醇提取物+糖粉—颗粒,酒冲化服用(养血愈风~、木瓜~) 2、混悬型颗粒型 药物提取物+药物细粉+糖粉,冲后呈混悬状 (复脉~、橘红~) 3、泡腾型颗粒型 颗粒中加入酸(枸酸)和NaHCO3 冲服产生大量CO2气泡(阿胶~、山楂~) 按形态分: 颗粒状,块状冲剂(模印法和机压法制得) 第二节 颗粒剂的制备 一、水溶性颗粒剂制备 (一)工艺流程: 药材提取→纯化→ 制粒→干燥→整粒→包装 辅料 (二) 常用的赋型剂 赋型剂:系指主药以外的一切附加剂的总称,也称为辅料。 1、糖粉:优质食用白糖,低温干燥,糖碎过80~100目, 粘合作用,矫味 2、糊精:淀粉的水解产物,吸湿作用好,便于颗粒成型。 用量不宜过多,否则易使颗粒过硬,易形成胶体溶液影响澄明度 3、药材细粉:主药的一部分,也可做为辅料,吸湿便于制粒。 此外,也有用乳糖或甘露醇、可溶性淀粉、甘露醇、羟丙基淀粉等为赋形剂,应用前景广阔,价贵。 一般用量: 稠膏:糖粉:糊精为1:3:1。 总量不超过浸膏量的5倍 (三)制备 1、提取 : 煎煮法,渗漉法、回流法、含挥发油的药材还可用“双提法”。其它新方法。 煎煮法较多用, 一般2次 ①1-2hr,8-10倍煎水 ②1-1.5hr 4-6倍经水过滤,合并煎液。 2、 精制:水醇法 煎液浓缩至每ml相当原生药1g(或密度1.05),冷却,加等量95%乙醇,混合,冷藏12h以上,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继续浓缩至稠膏状,相对密度为1.30~1.35。或继续烘成干浸膏备用。 3、制粒:关键工艺 1)、湿法制粒 包括挤出制粒、湿法混合制粒、喷雾干燥粒、流化喷雾制粒、滚转制粒等。最常用的是挤出制粒。 a.挤出制粒  药粉加入粘合剂制成软材后,用强制挤压的方式使其通过具有一定孔径的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