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笔记 秦汉文学笔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编 秦汉文学 绪 论 一、秦朝不文: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因戒惧于500多年列国纷争的历史,对先秦学术的百家争鸣局面和士阶层的文化创造精神大为敏感和忌刻,从而导致焚书坑儒悲剧的发生。这个悲剧体现出的象征意义是十分明显的——士人们对统治者的任何失敬、抗礼都罪在不赦。士人独特不羁的文化观念必须要被剥夺,其广泛多样的文化样式必然受到制约。 由于秦王朝实行极端的文化专制政策,文学创作空前冷落。再加上秦朝时间短暂,所以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屈指可数。 1 吕不韦 《吕氏春秋》(其门客集体编著)吸收诸子百家的观点,客观上反映了战国末年即将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 2 李 斯 《谏逐客书》秦代唯一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文人是李斯,他的《谏逐客书》铺陈排比,纵横 议论,逻辑性强,富有文采。记载秦始皇巡游封禅的刻石铭文也多出自李斯之手,除《琅邪台》铭文外,都是三句一韵的特殊诗体,质实雄壮,对后世碑铭文有影响。 ?两汉王朝总共四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昌盛时期。汉代统治者认真总结秦朝迅速覆灭的历史教训,虽然在政治体制上沿袭秦朝,但在文化政策上有较大调整,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文学发展的措施;加之国力增强,社会进步,汉代文学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无论是作家的文学素养,还是文学作品的数量和种类、思想深度和艺术水平都很值得注意。汉代文学在价值取向、审美风尚、文体样式等诸多方面为后世树立了典范。 第一节 汉代社会概况 汉代的政治体制、思想、文化等许多方面,对后世有极大的影响,概而言之,汉代社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政治方面 1 两汉王朝都是夺取了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而建立起来的 2 西汉前期、东汉初年,经济有较大发展,社会较为稳定,学术文化繁荣,出现了“润色鸿业”的新文体——汉赋。 3 武帝以后,土地高度集中,豪强势力日益增强,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东汉后期,由于皇帝年幼出现了外戚、宦官专政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政治最黑暗的时代之一。 一些在野的士人和一部分正直官僚结合,批评朝政,品核人物,形成影响很大的清议力量,遭到宦官的压制,酿成两次“党锢”之祸。 二 思想文化方面 1 西汉初年,思想比较活跃自由,黄、老之学盛行。自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思想开始定于一尊,束缚着学术文化的发展。 2 东汉时期,经学极盛,谶纬之学占居统治地位,经学走向神学。其间,也出现了反谶纬、疾虚妄的进步思想家,如桓谭、王充、张衡等。 第二节 汉代文人 一 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文学史p156-159) 作家群体的生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条件,汉代社会为作家群体的持续生成提供了适宜的气候和土壤。 (一) 解读文学典籍的时尚 1 汉代的官学和私学都以讲授儒家经典——五经为主,其中就有《诗经》这部文学作品。师生在诵读五经的过程中,自然受到文学方面的熏陶。 2 解读辞赋的社会风尚,对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也起到催化作用。 (二)献纳辞赋的风气 汉代采用推荐和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录用人才,为作家群体的生成提供了许多机遇。两汉选拔人才注重学问品性,也不排斥对有文学创作才能者的录用,尽管以文才录士在两汉用人制度中并不居于主导地位, 而仅是一种补充手段,但它对两汉作家群体的生成却起到了推动作用。 1 汉代不仅中央朝廷、诸侯王, 甚至有些身居要职的外戚都以文才取士。 2 西汉武、宣、元、成诸帝都是文学爱好者,其中武帝还有诗赋传世。 汉代诸侯王、天子和外戚对文人的招纳任用,对广大士人具有很强的号召力, 使他们把文学创作当成博取功名的一种手段,并借助上层贵族的权势而聚集起来。汉代作家群体的持续生成,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 (三) 乐府、东观、鸿都门学的设立 某些文化机构的设立,为稳定已经生成的作家群体发挥了积极作用。 1 乐府是西汉长期设置的机关, 它的职能是搜集各地的歌谣乐曲, 同时也组织文人创作诗歌, 司马相如等几十名作家曾经为乐府写过诗赋。 2 后汉的洛阳东观也是文人荟萃之处, 许多著名作家曾在那里供职。 3 鸿都门学是灵帝光和元年(178) 在洛阳设立的皇家学校, 专门学习辞赋书画。 这种专门培养文学和艺术人才的学校,在历史上是首创,是汉代作家群体生成期的一件大事。 (四) 游学游宦的兴盛 汉代时断时续的游宦风气 , 也为作家群体的生成注入了活力。 二 汉代文人的入世精神和贵于名行 汉王朝处于历史的上升期,其中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太平盛世。汉代文人生活在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普遍具有朝气蓬勃的进取精神,怀着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他们追求人生的不朽,希望能够青史留名。 汉代文人贵于名行,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他们可以忍辱负重,赴汤蹈火,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汉代文人具有积极入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