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公共关系概念及特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公共关系概念及特征

《法学概论》精讲9 主讲:战元芳 2015年8月18日 800035832 温馨提示: 1、签到时间为课间、课后 2、课程知识答疑QQ : 800035832 第十二章 行政诉讼法 * 第一节 行政诉讼法的概念、任务和基本原则 * 1、行政诉讼的含义P455 2、行政诉讼法的含义和渊源 P455 3、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P456 人民法院为解决行政纠纷,在当事人的参加下,审理行政案件的活动。 国家制定关于行政诉讼活动应遵循的原则、制度和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1、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 2、合法性原则(基本原则) 3、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行政执行原则 4、不适用调解原则 5、行政损害赔偿责任原则 第二节 受理范围和管辖 * 1、行政诉讼法中的受理范围P459 2、行政诉讼法中的受理范围的原则 3、管辖P460 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权限范围(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的主管范围) 1、适当扩大人民法院的受理范围 2、正确处理审判权和行政权 3、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不宜规定过宽,应逐步扩大 1、级别管辖 2、地域管辖(一般地域管辖和特殊地域管辖) 3、移送管辖、管辖权的转移和指定管辖 第三节 行政诉讼参加人 * 1、行政诉讼的原告:对行政主体具体行政行为不服,依照行政诉讼法的 规定,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行政诉讼的被告:行政机关 3、共同诉讼人P464:共同被告和共同原告均被陈为共同诉讼人 4、第三人P464:因行政案件的处理结果与法律关系上的利害关系, 而申请参加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其参加到正在进行的行政诉讼程序中的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第三节 证据 * 一、行政诉讼中,七种证据:P466 书证 物证 视听资料 证人证言 当事人的陈述 鉴定结论 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主要由被告即行政机关 承担 真题再现 一、单选 1.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管辖法院是( )12-P462 A.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 B.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 C.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 D.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 2.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诉讼审查的对象是( )12-P457 A.具体行政行为 B.抽象行政行为 C.要式行政行为 D.非要式行政行为 * 第十三章 国际法 第一节 国际法概述 第二节 国际法上的国家 第三节 国际法上的个人 第四节 领土 第五节 海洋法 * 第六节 空气空间和外层空间 第七节 条约 第八节 外交和领事关系 第九节 国际组织 第一节 国际法概述 * 1、国际法概念 P474 2、国际法特征 3、国际法主体 4、国际法基本原则 以国家之间的关系为主要调整对象的有拘束里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 1、所调整的主要关系是国家关系 2、国际法是国家之间的法律 3、国际法的强制实施主要依靠国家本身 4、国际法的渊源主要是国际条约和习惯(最早),次之是一般法律原则 1、国家 (基本主体) 2、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3、正在争取独立的民族 国际法基本原则的三大构成要件 1、各国公认 2、具有普遍意义 3、构成国际法的基础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是重要组成部分(1954年中、印、缅倡导) 第二节 国际法上的国家 * 1、国家的要素和分类P479 2、国家的基本权利P480 3、国家承认和国家继承P481、P482 4、国家责任的形式 P483 1、四要素:领土、居民、政权组织和主权 2、分类: 按结构形式分为单一国和复合国 按行使主权状况分为独立国和附属国 1、独立权 2、平等权 3、管辖权 4、自保权 1、国家承认:现存国家对新国家或新政府存在的认可 2、国家继承:一国丧失国家法律人格或丧失一部分领土,它在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转移给别国的情况 1、限制主权(最严厉):全面限制主权和局部限制主权 2、赔偿 3、道歉 4、对国际罪行的直接责任人进行国际审判 第三节 国际法上的个人 * 1、国籍的概念 一个人作为某一国家的国民的法律资格。 2、国籍的取得 (1)原始国籍:依血统、依出生地、兼血统和出生地主义 (2)继有国籍(归化):入籍 3、我国的国际立法原则 (1)血统和出生地相结合原则 (2)不承认双重国籍原则 (3 )努力消除和防止国籍抵触原则 一、国籍问题P484 第三节 国际法上的个人 * 二、外国人在中国的法律地位P485 1、国民待遇 2、最惠国待遇 第三节 国际法上的个人 * 1、引渡:一国把在该国境内而被他国追捕、通缉或判刑的人,根据 有关国家请求移交给请求国审判或处罚。 引渡的对象一般是普通刑事罪犯,政治犯、宗教犯或违反军法的军事一般不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