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步步高】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同课异构课件:第6课绚丽多彩的古典戏曲1.ppt

【新步步高】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同课异构课件:第6课绚丽多彩的古典戏曲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步步高】高二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同课异构课件:第6课绚丽多彩的古典戏曲1

* * * 1.3 各种类型的封面举例 第6课 绚丽多彩的古典戏曲 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小的舞台上,浓缩着无数悲欢离合的故事,记录着中华传统文化演进的轨迹,堪称窥探传统社会发展轨迹和古人生活的窗口。它以优美动人的剧情、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们所喜闻乐见。你知道最早的中国戏曲是怎样产生的吗?号称“国剧”的京剧又有什么特点? 越剧 黄梅戏 豫剧 粤剧 评剧 中国的地方戏曲 除京剧以外,中国还形成了其他丰富多彩的地方戏,据统计,有360多种,称得上世界之最。 1.中国古典戏曲的起源: 原始歌舞、傩 (1)春秋战国的优伶 2.发展: (2)唐朝参军戏 (3)宋金时期杂剧 一、从参军戏到元杂剧 3.成熟: 元杂剧 ①剧本结构: 四折一楔子 ②脚色: 旦、末、净、杂 ③代表: 元曲四大家 一、从参军戏到元杂剧 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元杂剧 元杂剧: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中,诗文被认为是正统的艺术,而戏曲则被视为旁门左道。故元代以前的戏曲类艺术多为优伶、艺妓等下层人物为之,不受文人们重视,因此也很难产生高品位的作品。到元代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剧作家和高品位的戏曲作品。使元曲成为与唐诗、宋词并称的我国文学史上三大瑰宝之一。 1.元杂剧创作繁荣的原因 1.城市经济繁荣 2.市民阶层壮大 3.元代知识分子的地位很低 蒙古灭金后,停止科举考试将近80年,文人入仕的机会相对地说要少多了,九儒十丐,他们的地位仅高于乞丐,被打入了社会的底层,使他们有机会接触下层社会的群众,有机会了解底层群众的生活和情感,体会底层人民的痛苦和愿望。他们较高的文化修养、广博的学识,推动了元杂剧的文学艺术水平,使之逐渐演变为一种成熟而完美的艺术形式。元代杂剧的出现是我国文学艺术史上的一个重大发展,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并称的艺术奇观。 分析: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和王实甫。 2.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关汉卿,被誉为“元曲第一家”、“东方的莎士比亚”。一生不畏强暴,性格倔强不屈,自比为“蒸不烂、煮不透、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作品大多揭露元朝统治的黑暗,歌颂清官,歌颂人民的反抗斗争。代表作是《窦娥冤》。 《窦娥冤》插图 《感天动地窦娥冤》 电视剧《窦娥冤》海报 白朴(1226—1306),元代戏曲作家、词人,隩州(今山西河曲县附近)人。白朴自幼聪慧,早年习诗赋,后精于戏曲。白朴杂剧代表作有《梧桐雨》《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等。 马致远大都(今北京)人,今存有《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江州司马青衫泪》《西华山陈抟高卧》《吕洞宾三醉岳阳楼》《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半夜雷轰荐福碑》6种。 马致远的《汉宫秋》 郑光祖,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县)人。郑光祖在《倩女离魂》一剧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对爱情忠贞不渝,感情真挚热烈的少女形象,因而使这一剧堪与《西厢记》相媲美。也正由于此,使郑光祖“名香天下,声振闺阁”。 王实甫与《西厢记》 二、“近代百戏之祖”——昆曲 1.形成过程: ①元末: 江浙南戏 ②明初: 传奇 ③明中期: ④嘉靖年间: ⑤清初: 四大声腔形成 新昆腔形成 昆曲得名 昆曲特点: 文词典雅华美,寓意深切,发音吐字讲究格律,表演以载歌载舞为主要特色。 二、“近代百戏之祖”——昆曲 明:汤显祖和《牡丹亭》 1.形成过程: 2.传世佳作: 1.形成过程: 2.传世佳作: 明:汤显祖和《牡丹亭》 清:朱素臣和《十五贯》 昆曲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二、“近代百戏之祖”——昆曲 原始歌舞 春秋战国优伶 元杂剧 1、中国戏曲的起源与发展 明代昆曲 流传甚广 三、“国粹”京剧 戏曲的成熟 戏曲的源头 乾隆末年:徽班进京 道光年间:京剧形成 同光年间(“同光十三绝”) 形成 成熟---- 先全国流行、后走向世界 传播---- 京剧概况 京剧的发展与地位 2、京剧的出现 乾隆末年,徽班进京,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光绪年间走向成熟。 3、发展 同治、道光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4、地方戏曲 除京剧外,清朝各地还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戏曲剧种,如秦腔、越剧、川剧、粤剧和黄梅戏等。 生 生行分为须生(老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为京剧中的重要行当之一。 须生(老生):即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