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数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现代数学课件.ppt

Peano,Giuseppe(意大利数学家。1858—1932)的公理化理论。 建立在纯逻辑的基础上的Frege和Russell理论(其中用的了集合论中的选择公理与无穷公理); Peano的第五公理(归纳公理)就用到了集合论知识,挪威数学家斯科兰姆(1887-1963)在1934年证明,存在Peano公理系统非标准模型。 那么,我们天天打交道的逻辑有可靠吗?集合论可靠吗? 1902年Russell提出了“罗素悖论”即“理发师悖论”宣告了集合论的漏洞。 逻辑学方面,以荷兰数学家L.E.Brouwer(1881—1966)直觉主义学派坚持构造性方法,在无穷情形,他 们坚 决反对使用“排中律”,从而反对使用反证法。 下面举一个例子说明: 的十进制表达式中第一个零位数, 在这个零之后连续出现1,2,3,……,8,9. 如果不存在这样的k,则x=0 . 通常认为x被很好的定义了,但对直觉主义者来说,“x=0”这个命题的真假却不能判定,因为是命题真或假的k的无法用有限步骤构造出了。这里排中律不能用 . 由上可 知,我 们深信不疑的数学的确遇到了麻烦! 如果不能解决,人类 知 识体系的根基动摇,后果将不堪设想! 集合论中,罗素提出了“分支类型论”,消除了悖论 ,但又遇到新的麻烦……,最后人 们给出了公理集合论,最终消除了悖论 逻辑中, Hilbert雄心勃勃,提出了著名的Hilbert纲领,试图将数学彻底转化为一个形式系统,借助于数理逻辑变成公式链,然后通过有限部完成证明,这样一来,直觉主义者就无话可说。 Hilbert的工作卓有成效, 也鼓舞了整个数学界。1930年,在接受哥尼斯堡荣誉市民称号的讲演中,他再次满怀信心地宣称:“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必将知道!” 谁知话音刚落, 奥地利逻辑、数学家克尔特·哥德尔(Kurt Godel, 1906—1978)用Hilbert的方法发现并宣布了下列两个不完全定理,向全世界宣告了人类智力 局限,同时,也给了Hilbert致命一击! 数学的相容性(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 第二不完全性定理:任何相容的含算术逻辑在内的形式系统,不能用于证明它本身的相容性 第一不完全性定理:如果一个形式理论T足以容纳数论并且无矛盾,则T必定是不完备的。 翻译: 任何一个含算术逻辑在内的形式系统,如果是相容的,则至少存在一个命题x,x与其否定均不能证明。 Kurt Godel, 1906—1978 意义: 任何形式系统,如果是相容的,则一定不是完备的。真实的与可证明的非一回事。 数学不等于逻辑,重要的数学成果并不总是能从公理直接逻辑地推出,数学的神奇之处主要扎根于观察、直觉和灵感。 不确定性是人类认识的形式逻辑思维本身固有的。即使纯粹数学也无法彻底达到确定性。 “哥德尔直言不讳地说过,我们没有任何绝对确定的知识。言外之意,哪怕极其简单的事情,我们也无绝对把握说自己完全捕获了堪称终审法庭的客观实在” ——王浩. 哥德尔[M] .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人类的认识永远是有局限的,人类不可能穷尽真理,也不可能认清自己(类似于测不准原理)…… * * * 四、 代数学掠影(只讲代数方程) 巴比伦人的许多泥书板中载有二次方程的问题,他们解二次方程的过程与今天的配方法、公式法一致。此外,他们还讨论了某些三次方程和含多个未知量的线性方程组问题。 BM (大不列颠博物馆) 13901,公元前1700年以前 一般解法在九世纪时由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模求出来。 中国赵爽在解一个有关面积的问题时,相当于得出了二次方程-x2+kx=A的一个根: 对一元三次方程的研究自古有之。 公元十一世纪波斯人奥马·海亚姆创造了奇迹:用几何作图的方法,求出了三次方程x3-c x2+b2x+a=0的根。 直到十六世纪,意大利数学家们努力下,终于找到了一般解法,其中贡献最大的就是N·丰塔纳(塔塔利亚)。 Cardano 公式的产生 最先有所突破的是意大利波伦亚大学的费罗(S.Ferro,1465_1526),他发现了x3+px=q型的解法,并秘传给学生菲奥尔(A.M.Fior)。 N·丰塔纳(Niccolo.Fontaoa,1499—1557)是意大利布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