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码相机让物理实验简捷出彩.doc
让数码相机为物理实验简捷而出彩
李志锋1 李梦赟2
(1江苏省横林高级中学 2江苏省技术师范学院 江苏 常州 213101)
数码相机的普及,不仅丰富了生活,也为物理实验带来许多便利,使一些实验变得操作简捷,方便易行。利用相机设定功能及其特性,拓展应用范围,为教学所用,可让物理课堂更富养、更出彩。笔者通过对数码相机实践与探索,完成了多个实验,如利用视频短片功能拍摄视频或利用连拍功能等效拍摄频闪照片研究物体的运动等等。现选择其中两个光学实验和大家共同探讨与分享,以期抛砖引玉。
一、利用数码相机开展小孔成像实验
1.小孔成像原理
图1为小孔成像原理图,其中长方体为一暗箱(相机机身),在其前端开有一个小孔。由于受小孔的限制, 物体AB发出光线进入暗箱时, A端光线只能到达A’附近区域。同样地B端的光线只能到达B’附近区域。因而在后侧面(相机的感光件)上形成一个上下、左右倒置的影像。
2.器材选用
相机应选用可换镜头的数码照相机,如单反相机。另外还需黑色机身盖(图2)或其它代替品、铝箔或锡箔、缝纫针、透明胶带、薄玻璃片(光学显微镜用的盖玻片较好)、黑色记号笔、三角架。为实验操作更方便,最好准备一根快门线。
3.小孔成像相机的制作
如图2所示,首先在机身盖正中心打个孔(图2甲),并在机身盖内侧放上薄玻璃片,四周用透明胶固定密封(为保护相机,以防空气中的飘浮物飘落在感光元件上而影响相机正常使用)。然后,选取比机身盖中心孔大一些的铝箔一块,用针在其中心戳出一个小圆孔,孔径大小根据需要确定。再把铝箔压抚平整,并用记号笔把铝箔涂成黑色后覆盖在机身盖上(尽量做到小孔中心与相机中心轴线重合),用透明胶带粘好(图2乙所示,切勿粘到小孔上),然后取下相机镜头,迅速换上带有小孔的镜身盖。至此,小孔成像相机就制作完成了。
若实验只是成像探究,对像的质量无太多的要求,小孔孔径选择也无太多的要求。若要追求较高的成像质量,那么对小孔大小要作适当选择,孔的四周力求无毛刺。从几何光学角度可知,小孔越小成像质量越高。但孔径太小又会产生衍射现象而影响成像质量。
4.小孔成像拍摄与显示
小孔成像实验,基本操作与用相机进行拍摄照片基本相似。
(1)拍摄参数的估测 为了得到较好的照片,可以用不同的拍摄参数进行试拍多次,再选择一张比较好的作为拍摄结果,也可以对曝光参数的进行估算,根据估算对数有针对性地进行拍摄。方法是:用未经改装的相机在实验现场对被摄物进行测光,确定其光圈、曝光时间的组合值F1、T1,再把针孔相机的焦距d(小孔到感光器的间距)除以针孔直径D,求得针孔相机光圈值F2,则曝光时间T2= F21T1/ F22。
小孔选定后,小孔相机的光圈也就确定,能控制的唯有曝光时间。由于小孔直径D难以精确测量,因此以上曝光时间只是估算值,需根据估算结果进行包围曝光,以达到正确的曝光。
(2)成像质量的控制 小孔成像的质量不但与小孔大小有关,还与物体到小孔间的距离(物距)有关。物距越大,成像越清晰。
图3照片为笔者用佳能D50改装后的小孔成像相机,在物距约45cm,小孔直径约0.2mm,曝光时间2.5s所得。
(3)成像观察 拍得小孔成像照片,可以通过相机显示屏直接观察,也可以通过电脑或投影仪进行显示而增大可视度。
5.实验注意事项
(1)由于孔小进光少,因此曝光时间也相对较长,为了得到较好的效果,用三角架固定相机进行实验。
(2)实验时,小孔不要过小或过大。小孔过小,曝光时间延长,光的衍射效果增大,使图像锐度下降。小孔过大,物点通过小孔在感光屏上形成的光斑增大,成像质量明显下降。
(3)制作小孔所用薄膜厚度应尽可能小,防止出现筒管状小孔。把薄膜涂成黑色,以减少周边杂散光对实验的影响,确保成像质量。
(4)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但为满足人的视觉习惯,数码相机对像进行了处理,上下、左右进行了翻转,这需要向学生说明。
(5)本实验的最大风险是相机的感光元件(CCD或CMOS)完全暴露在空气中,易受到污染而影响相机正常工作。因此,在改装时务必在小孔后方粘贴玻璃片,以阻挡尘埃等有害物质飘落感光元件上,别让其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6.本实验的优点
首先,相机改制简单,人人都会。其次,实验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在教室内常态下进行现场实验,打破了原先小孔成像必须在暗室内进行的局限性。再者,实验所成图像可通过相机拍摄成照片后,在机身显示屏上直接显示,也可打印成照片或与投影仪连接后投影到屏幕上,可视性大,直观性强。还有,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自行动手制作改装,提高动手能力、制作技能,培养学生开展实践的科学情怀,渗透物理学科的科学情感教育。
二、用数码相机“观看”红外线
1.原理
可见光的波长约是400nm~700nm,红外线波长在700nm以上,属不可见光。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内卷竞争现状及未来展望分析报告.pdf
- 中建设计常规做法及指标汇编(2022年,934页).pdf VIP
- 2025年国庆节假期安全教育PPT课件.pptx VIP
- 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管理制度(UDI).docx VIP
- 《成人腰大池引流护理》(TCRHA 069-2024).pdf VIP
- 营销策划 -MINI品牌中国小红书内容种草策略分享-运营思路V2-小红书汽车.pdf
- 中小学生世界粮食日节约粮食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 幼儿园保育技能基本功大赛试题.docx VIP
- 土木工程材料1.2 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XQ.ppt VIP
- 剑桥KET2025最新考试真题(标准真题版TEST3-阅读和写作部分-含答案及详细解析).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