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民中小学设备基准说明书-GatewayChipModule.doc
國民中小學設備基準說明書【教育部編印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六月】
【 目 錄 】
壹、依據
貳、目標
參、編訂原則
肆、運用方法
伍、校園整體規劃
一、規劃原則
二、環境指標
陸、校園建築空間及其附屬設備
一、校地面積
二、各類教室、空間數量及樓地板面積
三、主建築空間
四、附屬設備
柒、國民中小學各學習領域教學設備基準
一、各學習領域共通性教學設備
二、各學習領域個殊性教學設備
壹、依據
本國民中小學設備基準(以下簡稱本基準)依據國民教育法第八條之一訂定。
貳、目標
一、建構優質學習環境,涵泳學生高尚情懷。
二、充實各項教學設備,提升整體教學效果。
三、運用多元教育設施,增進學校教育內涵。
參、編訂原則
一、教育性:
本基準所規範事項,係以協助達成國民中小學教育目標,因此,學校環境之營造及設備之充實,均以教育立場為出發點。
二、前瞻性:
本基準之訂定,係配合我國國民教育未來發展的需要,期能發揮導引我國國民教育發展的功能。
三、可行性:
本基準之編訂除把握教育性與前瞻性原則外,亦本諸務實可行的原則。
肆、運用方法
一、學校一般性設備之充實,應考量經濟、實用及有效原則,以支援教學為主。
二、教學設備應配合環境變遷與教學實際需要,予以適切的充實與調整。
三、各類教學設備能自製者,以自製為原則;凡能自行蒐集、整理及製作者,在平時即應留意蒐集、整理與製作。
四、學校各項設備應加強管理與維護,充分流通,靈活使用,避免重複購置。
五、各實驗國民中、小學因教育實驗需要而必須增購之設備,於本基準未予規範者,應根據其實際需要購置。
六、學校應與社區密切結合,在不影響正常教學情況之下,各項設施宜依規定儘量開放社區使用。學校亦應多利用社區資源,以擴大教育效果。
七、本基準所規範之各項內容,係為建構我國國民中、小學優質教育環境之理想目標。已設學校未達成此基準者,宜考量各項條件採漸進方式達成;新設學校則應符合本基準之規定。私立國民中小學另依「各級各類私立學校設立標準」規定辦理。
八、本基準所規範之各項戶外教育設施與綠建築手法,可與社區教育結合,進行生態手法、綠建築以及資源節約等推廣措施,達成社區整體環境永續化目標。
九、本基準未規定者,適用相關法規之規定。
伍、校園整體規劃
一、規劃原則
(一)校地選擇:
1.國民中小學校地以選擇能積極促進兒童身心良好生長與發展,減免環境不良因素的影響,並維護師生安全、舒適之地區為宜。茲說明如下:
(1)校地應位在本學區之適中位置、交通便利、鄰近大多數居民之適當地點,以學校為中心之學區面積,其半徑以不超過1.5公里,徒步通學所耗費之時間不超過半小時為原則,俾利學生就學及推行社區活動。
(2)校地的選擇應配合都市計畫或地方發展需要,並顧及人口之增加及社區的發展,除能適應當前學校發展需要外,尚應考慮未來有擴充發展的空間,以免將來增班發生困難。如鄰近社區公園綠地,應儘量與其空間配合規劃。
(3)校地應選擇環境幽靜,適當供水,空氣清新,通風良好,地質適宜,地面平坦,排水順暢之處。
(4)校地四鄰宜避免接近工廠、市場、車站、戲院或其他足以妨害學生身心健康與正常發展之場所,並避免靠近鐵路、河岸、公路交叉口以及其他有礙學生安全之地區。若必須鄰近公路幹道,則距離公路至少三十公尺,以避免噪音干擾教學活動。
(5)校地應儘量使用預定地或方便徵收之地段,俾減少建校困擾及經費支出。
(6)校園環境之規劃,應掌握教育目標,考量終身學習需要,兼顧軟、硬體設施。
(7)校園各項設施必須確保使用者之安全與健康,建立舒適性、功能性、多樣性、創造性與教育性的校園環境。
(8)校園各項設施之規劃與設計,應確保無性別、族群、階級、宗教、政治黨派偏見原則。
(9)國民中小學之規劃,以不超過四十八班為原則,學校規模過大者,應增設學校,重劃學區。
(10)國民中小學應組成校園規劃小組,由行政人員、教師、家長
社區人士、專家及學者組成,以前瞻性的眼光,依據學校未來
發展目標,配合當地社區之發展,建構校園建設藍圖,送請主
管教育行政機關審核後,列為校務發展計畫之一部分。
(11)校園規劃應依政府採購法及相關法規之規定,採公平、公正、公開方式先行甄選校園整體規劃方案及建築師,再進行細部設計。
(12)校園整體規劃內容至少應包含周邊自然及人文環境分析、校地面積及其地質狀況、學校教育目標、學校發展規模、空間規劃設計構想及其與教學的配合、分期實施策略、財務計畫等。
(13)校地面積之配置使用,宜考量校地區位、地形地貌、班級規模及發展教育特色需要,參考下列比例辦理:
a.校舍建築用地約占十分之三。
b.運動空間用地約占十分之三。
c.綠地、庭園、步道用地約占十分之四。
(14)校園空間可依下列方式分類,進行整體規劃:
a.依活動性質分:可區分為動態區、靜態區、中性區、文化活動區及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1_犬的起源、进化与特征.ppt VIP
- 2024高考语文考前精刷卷专题十四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docx VIP
- 大学语文之诗经电子教案.doc VIP
- 高校生活超市和24小时便利店租赁经营投标常用方案(最全).doc VIP
- 15J001 围墙大门图集标准.docx VIP
- 双向搅拌桩加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现场对比试验研究.pdf VIP
- 铁道概论:铁路信号和通信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细菌的形态与结构.ppt VIP
- 贵州丹寨金汞矿日处理500吨(一期250吨)金汞原矿浮选生产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VIP
- 大一新生班干部竞选演讲稿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