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苏幕遮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苏幕遮 ———————————————————————— □周邦彦 三、名句填空 (1)叶上初阳干宿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月渔郎相忆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过月华生,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算一年年。又能得、几番圆。 一、作家剪影 周邦彦(1057~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妙解音律,善于作词,其词音律和谐,富艳精工,典丽缜密,自成一家,是婉约派和格律派的集大成者,有“词家之冠”“词中老杜”之称。 周邦彦一生在仕途上不得意,几度奔波于地方州县,羁旅愁思成为其词作的重要主题。周词还擅长咏物,新月、荷花、梅花、梨花、杨柳等都是他吟咏的对象。他能将羁旅愁思和所咏之物巧妙地融为一体,《苏幕遮》即为一例。作品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 二、资料存盘 此词作于神宗元丰六年(1083)至哲宗元祐元年(1086)之间,当时周邦彦久客京师,从入都到为太学生到任太学正,处于人生上升阶段。词以写雨后风荷为中心,引入故乡归梦,表达思乡之情,意思比较单纯。 三、意旨探微 作者面对着象征江南陂塘风光的荷花,很自然地勾起思乡之心。此词以咏雨后荷花为中心,表现思念故乡、思念朋友的情怀。 1.“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这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其中动词的运用有何妙处? 【参考思路】 这两句写作者所闻,静中有噪。词人在室内就听到屋檐间传来鸟儿清脆的叫声,叽叽喳喳,非常欢快,好像在互相转告天气转晴的消息。一“呼”字,极为传神,表现出小鸟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一“窥”字,则把鸟儿们探头探脑、东张西望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生动而有风致。 2.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段落极其分明,但是情景之间关联密切。想一想二者有什么关系?联系两片之间感情纽带的是哪个意象? 【参考思路】 诗中情和景的关系是“见景生情”。联系两片之间的感情纽带的意象是“风荷”。词人从眼前的“风荷”过渡到家乡的荷花,很自然地过渡到怀乡之情,不着痕迹。 3.作品下片写思乡之情,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 【参考思路】 下片直抒胸臆,语词如话,不加雕饰。“故乡遥,何日去”言离家之远,归乡无期;“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久客京华,身不由己,浓浓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读至此,才发现,首句的“燎沉香”就暗含着久客他乡的羁旅愁思了。“五月渔郎相忆否”,不说自己思念家乡朋友,却写家乡的旧友是否思念自己,使抒情有层次。“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即梦中划着一叶轻舟驶入莲花塘中。梦中飞度,可见思乡情切。“芙蓉浦”的梦境与上片中“风荷”的意象相照应,构思精巧,自然天成。全词以如梦似幻的乡愁乡梦做结,余韵袅袅。 4.有人认为,“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是全词的神来之笔。你有何看法?请作简要赏析。 【参考思路】 这三句是词中的重点,是词人来到户外之所见。“初阳”接上文的“睛”,“宿雨”承“溽暑”。荷叶上反映出旭日的光彩,进一步把“晴”字形象化、具体化了。“宿雨”的被蒸发、被晒干,不仅在点染“晴”字,同时还紧扣“溽暑”这一季节特点。这句很像特写镜头,连荷叶上的雨滴以及雨滴“干”掉的过程也都被摄进画面。 “水面清圆”是“叶上”一句的扩大。水面是平的,“清圆”的荷叶以及荷叶上的雨滴是圆的,而亭亭玉立的荷茎又是垂直的。微风吹过荷塘,荷叶随风轻轻摇动。“风”造成左右摇摆的力,“举”代表向上的力,荷在风中“举”,生动地写出荷叶的情态,具有动感,尤见精神。这三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描绘了荷花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形象。 1.形象鲜明,画面优美 作者善于把荷花的形象以及与之有关的情景集中起来,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来加以烘托,给人强烈的美感,使人如身临其境。如上片七句,虽然构成的侧面有所不同,但其中每一句都带有动作性或视觉性,几乎句句都可构成一个或几个画面,构成角度不同的镜头,如同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作者的情思,作品的美感是靠画面、靠镜头的组接表现出来的。 2.层次分明,章法严谨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段落极为分明。整首词可分四层,上片前四句是一层,后三句是一层;下片前四句是一层,后三句又是一层。 3.侧面描写,渲染烘托 本词以荷花为焦点,并从这一点上散射开来,最后又集中在这一点上加以收束。上片前四句烘托五月雨后清晨的气氛,后三句从侧面刻画荷花的神韵;下片前四句分别叠印出“吴门”与“长安”两个不同的地点,后三句又以“梦入芙蓉浦”把前几层散射出的侧面加以归结、收束。 4.炼字精当,生动传神 三、四句写静中有噪,“鸟雀呼晴”,一“呼”字,极为传神,暗示昨夜雨,今朝晴。“侵晓窥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知识导航 人民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后训练 人民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3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自主练习 人民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3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课后训练 人民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自我小测 人民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后训练 人民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后训练2 人民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3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自主练习 人民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将进酒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苏幕遮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虞美人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李凭箜篌引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阁夜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夜归鹿门歌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春江花月夜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春江花月夜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 软件下载与安装、电脑疑难问题解决、office软件处理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