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李凭箜篌引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VIP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李凭箜篌引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李凭箜篌引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李凭箜篌引 ———————————————————————— □李 贺 三、名句填空 (1)吴丝蜀桐张高秋,__________________。 (2)女娲炼石补天处,__________________。 (3)梦入神山教神妪,__________________。 (4)衰兰送客咸阳道,__________________。 (5)大漠沙如雪,__________________。 一、作家剪影 李贺(791~817),字长吉,唐代陇西人,为唐宗室之后,家居昌谷,早岁工诗,才华横溢,曾受知于韩愈。但因父讳而无法应试进举,被迫放弃仕途,终身抑郁不得志,去世时年仅27岁。 二、资料存盘 本诗写于元和六年(811),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李凭是梨园弟子,也是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唐代有很多诗人都描写过李凭的演奏。 三、意旨探微 这是一首描写箜篌演奏的诗作。诗人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再现了演奏者所创造的诗意浓郁的音乐境界,赞美了李凭高超的演奏技艺。 1.《李凭箜篌引》共分为几个层次?试简要概括分析。 【参考思路】 这首诗有三个结构层次。开头四句是第一个结构层次,其中虽然交代了事由、时间和地点,但并非纯粹实写,而是有实有虚,并且重点在虚,即通过奇特的幻想写出了乐曲的动天地泣鬼神的惊人景象。 接下来四句可以看做这首诗的第二个结构层次(如果以诗的感情节奏来划分,第二个层次应到“石破天惊”句为止),它侧重于实写,但仍是虚实结合。从“昆山玉碎凤凰叫”开始,分别以现实生活中的声音、物象和气氛来比喻那乐曲的美妙,即从听觉上、视觉上、嗅觉上乃至触觉上来描写和比拟那变化多端、丰富多彩而又难以言状的音乐。 诗的最后六句是全诗的第三个结构层次。诗人在前面四句较现实的描写之后,忽然又随着那美妙的乐曲,让自己的想象飞向了更加神奇的境界,那奇妙的音乐这时竟穿过天空中凝聚的乌云,直上九霄,致使女娲当年采用五色石补过的那块天壁也为之震撼破裂,终于“石破天惊”,秋雨大作了。不仅如此,这奇妙的音乐还能使“老鱼瘦蛟”青春焕发,翩翩起舞,月宫中的吴刚如醉如痴,沉醉到李凭那美妙神奇的乐曲声中去了。 2.“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诗各从什么角度写箜篌之声?分别表现了声音的什么特点? 【参考思路】 3.诗歌先从“吴丝蜀桐张高秋”写起,到第四句才点出“弹箜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思路】 “吴丝蜀桐”说明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揭示了演奏环境,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张”字不仅仅是演奏的抽象动作,而且很容易引起这样的联想:音乐的情韵高远饱满,直上云天。 到第四句“李凭中国弹箜篌”,才用“赋”笔点出演奏者的姓名,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点。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代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4.试分析“吴丝蜀桐张高秋”一句的作用。 【参考思路】 诗人从乐师李凭演奏时所用的乐器落笔,写那件箜篌是用吴地的丝弦和蜀地的桐木制成的,强化了乐器本身的精致,也是为了突出表现音乐的高雅。“高秋”一词,既点明了演奏的时间是秋天,又写出了美妙的乐曲声所表达的一种清澈澄洁的高远境界。 1.描绘感受,惊心动魄 音乐是一种诉诸听觉的时间艺术,它的音响只存在于一瞬,转瞬即逝。音乐形象比较抽象,难以捉摸,要用文字将其妙处表达出来就更困难了。李贺这首诗在众多的描写音乐的唐诗中脱颖而出,获得读者的挚爱,人们将李贺这首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并列为“摹写声音之至文”,这是有道理的。 这首诗着重写“感”,写音乐给人的感受,写音乐强烈的、惊心动魄的艺术感染力。 2.想象奇特,瑰奇绚丽 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想象奇特,形象鲜明,构思巧妙,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致力于把自己对于箜篌声的抽象感觉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构成赏心悦目、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 3.活用典故,自铸伟辞 李贺在这首诗中用典不仅十分灵活,而且更把它们几乎不见痕迹地熔铸在自己独造的奇峭词句和想象之中。他将众多的神话传说进行了综合加工,匠心独运地创造了一个完整的神奇瑰丽的艺术境界。 阅读《李凭箜篌引》,然后完成1~2题。 1.清人方扶南把这首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