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热管性能分析之研究-德霖技术学院-研究发展处.docVIP

扁平热管性能分析之研究-德霖技术学院-研究发展处.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扁平热管性能分析之研究-德霖技术学院-研究发展处.doc

茂致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技術學院 計畫編號:德研(機械)10313 計畫類別:(  民國10年 月 日起至民國 10年1月日 合作廠商:茂致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計畫主持人:陳昭元副教授 共同主持人:陳育堂副教授計畫參與人員:日四技械101級:頁 中 華 民 國 10 年 月 日 之研究 本計畫提出銀奈米流體於複合式毛細結構扁平式熱管之實驗。研究中使用純水與粒徑為30 nm之銀奈米顆粒合成之銀奈米流體。銀奈米流體濃度共計有三種:10mg/l、30mg/l 50mg/l,加熱瓦數為5W20W,此外利用自然對流30 (C)。 本計畫以量測複合式毛細結構扁平式熱管之溫度分佈與溫差來比較不同工作流體於熱管中之性能差異。當輸入功率為20瓦時相同尺寸銅片其加熱端與冷凝端溫差5.215 (C;而純水充填之扁平式熱管溫差為5.365 (,10ppm奈米流體之扁平式熱管溫差為3.76 (本研究設計之奈米流體複合毛細結構之扁平式熱管在空間效益(Space Efficiency, S.E.)可減少30.66 %之,而有效熱阻(Effective Thermal Resistance, E.T.R.)降低了27.9 %。複合式毛細結構、扁平式熱管、奈米流體、有效熱阻Abstract This study utilizes silver nano-fluid filled flat heat pipe. It is aimed at effect of various concentrations on composite wick structure flat heat pipe thermal performance by air-cooling testing equipment. The particles used in these experiments were silver particles 35 nm in size. The base working fluid was pure-water. Nano-fluids were prepared using a two-step method. In the experiment, the thickness and length of the heat pipe are 3 mm and 200 cm, respectively. An experimental system was set up to measure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heat pipes and calculate the thermal resistance by equation R = ΔT/Q. At a same charge volume, the thermal resistance of heat pipe filled nano-fluid was lower than DI water. Key words: Composite Wick Structure, Flat heat pipe, nano-fluid, nano-particle . 一、 前言 現在萬億級計算時代已經來臨[1],這意味著電子元件將更緊密接合而產生更多的熱量,而目前最常見的散熱系統是由熱管(HP)、散熱鰭片以及風扇組成。由於平板式熱管擁有靈活以及良好的熱性能,所以通常使用在筆記型電腦上。 熱管的組成主要有三項基本要素:1.密閉容器(Container)2.毛細管構造(Wick)3.工作流體(Working Fluid)。密閉容器的強度需操作中最大壓力,其內部需有易吸收工作流體的多孔質毛細管造材,中央的空間為中空狀態,因此重量較其他散熱裝置輕。 有毛細結構的熱管一般簡稱熱管(Heat Pipe),利用毛細力將工作流體送回蒸發部;無毛細結構的熱管稱為熱虹吸式熱管(Thermosyphon),其工作流體藉由重力返回蒸發部。為了得到較大的熱輸送量,毛細管構造通常工作流體的接觸角(Contact Angle)小,毛細孔徑(Pore Radius)小,滲透率(Permeability)大。 毛細結構的原因如下: 使冷凝端凝結的液體返回蒸發端。能在液汽界面間維持表面張力差,形成足夠的毛細管力。在管壁內側與液汽界面間提供另一熱流路徑。 引人注目的特性有以下幾點: 輸送大量熱(利用潛熱)。溫度分布均勻化(蒸氣流動所導致熱擴散)。重量輕且構造簡單(中空容器) 。不需外界動件(利用毛細力、重液體回流至蒸發端)。無重力下也可作動。蒸發端與冷凝端可以互換無方向的考量。蒸發端與冷凝端之距離可以增大(蒸發端與冷凝

文档评论(0)

27524331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