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组氨酸产生菌的选育及其特性的初步研究.pdfVIP

L组氨酸产生菌的选育及其特性的初步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L组氨酸产生菌的选育及其特性的初步研究.pdf

发酵工程学科的进展 ——第四擞全国发酵工程学术讨论套论文集 L-组氨酸产生茵的选育及其特性的初步研究 陈青山,张伟国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无锝214036) 摘 要:以掣氨哦棒杆酋(Corynebacterium ase-)为出发菌株,利用亚硝基服(NTG)诱变选育得到莽革磺缺陷型的渗鞲突变株 CLW0560,在I;I葡萄糖为碳薄、硫酸铵为氮源的培养基中直接发酵72h,积累L-姐氲酸可达 5.319/L.与亲株相比,o组氟酸产量提高了32.1%.转酮酶比活力下降84.3“.研究了_班 菌株利用培养基中碳深及菌株遗传稳定性.而且考察了壶属离子对CLW0560的影响。 关键词:L-组氟欧’各氨酸棒杆菌}转甯酶}发酵 酸。由于L_组氨酸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已经被广泛用于医药、饲料及食品保健等诸多领 域,尤其在医学研究中的作用目益受到重视,属我国氨基酸工业的瓶颈氨基酸之一。日 本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展发酵生产组氨酸的研究“1,并达到了较高的产酸水平。而 国内少有研究和报道,产酸水平较低。其中湖北工业大学的曾莹口1等利用黄色短杆菌发 酵可积累组氨酸128.28mg/L,许益清、张伟国01以谷氨酸棒杆菌为出发菌株,定向选育 突变株,发酵72h产L.组氨酸达1~1.69/L。目前市场组氨酸需求很大,价格较高。 本文以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发菌株,通过亚硝基胍(NTG)诱变处理,定向筛选莽草酸缺陷型的渗漏突变菌株,进而选 择转酮酶活力降低的菌株,提高了组氨酸产量,目前尚无该法用于组氨酸产生菌育种的 报道。 1材料与方法 1.1菌株 以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hist/d— a8e一)为出发菌株,该菌株能出发菌在葡萄糖含量为1009/L的发酵培养基中积累组氨酸 4.029/L。 1.2培养基(g/L) 1.2.1完全培养基 葡萄糖109,蛋白胨109,牛肉膏lOg.NaCl59.琼脂209,定容至10·(灭菌前pH7. O)。 1.2.2基本培养基 作者简介: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4AA302A01) 陈青山等:L_组氨酸产生菌的选育及其特性的初步研究 87 39,MgS04 ·7H。O0.19,MnSO,·H200.019.FeS04·7H20 0.019,生物紊30/19,硫胺素·HCI 100ug,琼脂209,定容至1L,(灭菌前pH7.o)。 1.2.3补充培养基 基本培养基中添加莽草酸至0.059/L。 1.2.4葡萄糖酸基本培养基 用肛葡萄糖酸代替基本培养基中的葡萄糖。 1.2.5种子培养基 0.59,CaC03 109,定容至1L,(灭菌前pH7.O)。 1.2.6发酵培养基 葡萄糖1009,(NHl)2SO,309,玉米浆59。KH2P04 lg,MgSO‘·7H200.59,CaC03 209,定容至1L,(灭菌前pH7.o)。 1.3诱变方法 亚硝基胍(NTG)诱变处理H.5】。 1.4营养缺陷型渗漏突变株的筛选 . 将诱变后的菌悬液经中间培养、适当稀释涂布在完全培养基,长出的单菌落经多次 基本培养基和补充培养基对照培养,选择基本培养基上微弱生长而在补充培养基上生长 良好的突变株,从而选育出营养缺陷型的渗漏突变株。 1.5菌体培养 1.5.1种子培养 从完全培养基上接一环菌到装有30mL种子液的250mL三角瓶中,在往复式摇床 上,33℃转速100r/rain,振荡培养12h。 1.5.2发酵培养 33℃转速100r/min,振荡培养72h。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