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刑法中的“相隐”原则.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中国古代刑法中的“相隐”原则.pdf

2001年 lO月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Oct.,2001 第4期 总第65期 JOURNAL OF JIANGⅪ PUBLIC SECURITY COTIFGE No.4 Ser.No.65 论中国古代刑法中的“相隐”原则 陈云中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摘要:“同居相为隐”是古代刑法原则,有其自身的历史沿革过程与传统文化基础。其中,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法 律制度与宗法制度是相共生的。因此,“同居相为隐”这一古代刑法原则的形成与确立有其历史必然性。通过中国古代 法与现代法的根本精神的比照可以明了“同居相为隐”原则的内涵。对该原则的历史责难介入了“伦理与法律的冲突” 这样一个传统的命题,最终的意旨在于:通过考察传统亲伦精神,能够对我们现代的立法精神、价值趋向有所启发。 关键词:相隐;亲亲为相隐;同居相为隐 中图分类号:I)92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121(2001)04—0005—05 On the Principle of“Mutual—Concealing’’in the Chinese Ancient Criminal Laws CHEN Yun—zhong (Law SchooI South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ial and PoliticaI Law,Wuhart 430072,China) Ah譬l| tjt:The principle of mutual concealment in the ancient criminal law has its own history and the cultural tradition that the principle is based on.The politica1.1egal and agnate system in our ancient society /ire symbiotic.So the principle is destined to generate and establish.Just based on this,there is a tom- paration on the primary spirit between the ancient law and modern law.The aim of the condemnation on the principle. tII such a traditional subject一一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law and morality一一is to get an inspiration on the modem legislation and value tendency,after the survey on the traditional relation and morality spirit. Ke?words:mutual—-concealing;mutual—-concealing of the relatives;mutual—-concealing of CO—-ex-- istence 一 、 “相隐”原则的历史沿革 (“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时亦 我国古代刑法中的“相隐”原则是指亲属之间可 日:“舜视弃天下犹如弃敝徙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 以首谋藏匿包庇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的原则。在具 处,终身斤然,乐而忘天下。”[31 体表述上。有“同居相为隐”、“亲亲相首匿”、“亲亲相 在秦时,由于立法以法家思想为主导,所以“亲 为隐”等种种说法。应该说明的是,“亲亲相隐”只是 亲相隐”尚未成为普遍的法律原则,相反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