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类活动与泥石流灾害的关系.pdf
人类活动与泥石流灾害的关系
BetweenHuman Hazard
Relationship ActivitiesandDebrisFlow
梁收运钟秀梅
(兰州大学土术工程与力学学院,兰州,7300eO)
摘要:随着工程建设的大范围展开,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迅速增长,人类活动与生态
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日益激烈。本文依托陇南段G212高速公路建设前期工作,系统分析了人类
活动对泥石流灾害的影响,提出了协调公路建设与泥石流灾害防治之间关系及该地区社会经济可
持续发展的原mU性建议,强调了人类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的可防治性和加强二者关系研究的重要性。
关键词:人类活动泥石流灾害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
1 引言
泥石流是全球性泛生型地质灾害。由于其灾害的突发性,往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
产损失。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大范围展开,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
1156人。确保灾害环境下重大工程的安全,大力开展泥石流研究和防治,是实施西部大开发
战略的重要基石,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战略意义…。目前公路部门基本上均把
泥石流作为一种公路水毁类型或不良地质现象予以防治。泥石流是最主要的公路水毁类型,
我国每年因此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西部地区水毁70%左右源于泥石流“1。甘
川公路沿线有泥石流沟506条,其中最严重的宕昌至响崖坝130km内约有泥石流沟120条,
几乎每年中断交通,其中,1962年中断3个月”1。
泥石流作为众多自然灾害之一,其产生和发展既受控于自然,叉与人类活动有关,存在
着人类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不仅导致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系统进一步破坏,而且加剧了灾害
发生的强度和频度,其潜在影响是极其巨大的;同时还有数不胜数的人类工程活动,又是~
系列灾难事件的肇事者…。人类活动在泥石流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泥石流研究工作中怎样考
虑人类活动等问题都是薄弱的研究领域。本文依托甘肃陇南段(3212高速公路建设的前期工
作,对人类活动与泥石流灾害的关系进行探讨。
2人类活动对泥石流灾害的影响
除自然因素外,人类活动对泥石流的影响有两方面:积极的方面是防治泥石流,变害为
利,为人类造福;消极的方面会引起泥石流的发生、发展、复活或加剧其危害作用。人类活
动诱发的泥石流一是指在天然泥石流发生地区,由于人类工程活动扰动土石加剧了泥石流活
动频率;二是指人工堆积的废弃土石形成的泥石流,即人工泥石流川。
2.1 人类活动引发和触发泥石流灾害
1.陡坡耕殖
面对人IZl压力又缺乏科学的生态经济观点指导的农业生产,采取陡坡开荒,乱砍滥伐,
人类活动与泥石流灾害的关系 163
超载放牧等掠夺性的方式,以求摆脱困境,但事与愿违,反而加速了农业自然资源的破坏,
使生态环境日愈恶化。据普查结果,武都县1983年实有耕地118.69万亩’,比1949年增加
36.44万亩,同期农业人口增加16腰i万人,平均每增加一人,耕地增加2.27亩。按坡地开荒
15。 150-25。 25。一300 3妒
——总耕地面积
面积 % 面积 % 面积 % 面积 %
298 40 276 37 103 14 63 9 740
往:据甘肃省水利厅水土保j等局,‘甘肃省长l江褫域脱雨片水土保持专项描理规划撤告》,1988。
2.森林的破坏
甘肃自龙江河谷,过去水草丰实,林木茂盛,大约从明朝起伐木烧炭,继而开荒种地。
武都地区1961年和1975年两次森林普查对比,短短lO年,林业线后退了10Ion有余,大
部分山坡成为不毛之地,水土流失加重9“。据史料记载,一千多年前白龙江河谷中的泥石流
仅见于武都以东的北峪河、三河及l临江一带,由于后来人类不合理的开采砍伐,成片的森林
植被遭到破坏而成为土石裸露区,致使现在的白龙江沿岸的泥石流分布范围远远大于第四纪
的任何一个阶段“’。
森林的破坏主要是过量伐木、毁林垦种和战乱与人为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