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的资源与环境问题透析.pdfVIP

苏州市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的资源与环境问题透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州市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的资源与环境问题透析.pdf

第 l0卷第4期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V01.10 NO.4 2001年 7月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July 2001 文章编号:1004 8227(2001)04 0289 06 苏州市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的 资源与环境问题透析 刘荣增,朱继业,张京祥,戴 祥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江苏 南京 210093) 摘 要:苏州市位于长江三角溯经济区的核心部位,19BO年代和 1990年代.依靠乡镇企业和开发区 建设,经济迅速发展。这种高投入的增长也使苏州市新世纪的持续发展面临着资耩【与环境的双重压 力,尤其是地表水水质下降、地下水过度开采、湖泊富营养化以及耕地数量锐减、质量下降等一系列 问题,直接导致苏州市水质型缺水和土地资源危机。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从乡镇工业发展、城 市化、化肥农药使用以及科技支撑能力偏慨等方面阐述了资源与环境危机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 地提出了(1)树立可持续发屉观;【2)科学编制环境保护和资源高藏利用总体规划;(3)优化产业结 构.建立资源利用和环境逐步改善的良性循环机制;(4)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生活污染治理能力;(5)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步伐等若干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资振与环境;透析;可持续发展;苏州市 文献标识码:A 苏州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核心部位,北接环渤海经济区。南联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处 于我国沿江与沿海两大产业经济带的“T”形结合部。1980年代。乡镇工业异军突起。形成了全 国著名的“苏南模式”;1990年代,苏州市依靠毗邻上海大都市的优势.依托开发区,大力发展 外向型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苏州市也面临着来自环境负 荷和资源条件的双重压力。 1 资源环境问题形势严峻 1.1 “水多泽国“面临水资源危机 苏州市素有“水乡泽国”之称,其古老灿烂的文明与得天独厚的水环境密不可分。“留鸭 禽.润茶桑,藏白虾银鱼,日出斗金米粮仓”,这是对傍水而生、依水而兴的苏州经济繁荣景象的 形象写照。然而时至今日,苏州市面临的却是日益严重的水质型缺水的严酷现实。 1,1.1 农村地表术每10年下降一个等鲮 据苏州市水文水资源勘渊局综合评价分析。1998 年全市出现II类、III类水(不含总磷、总氮指标,下同)的断面比例仅为 5.8%和20.3%.而出 现 IV类、V类和劣于V类水的断面比例分别高达 16.4%、31.4%和26.1%。在全市河流中. 作者简介:刘荣增( ~ ),男 河南省南阳^,在读博士生,讲师 主要从 芾与区域疆群爱 究骶1968 02-2 2 萋望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第1O卷 大运河、太浦河、望虞河等十大骨干河道的水质堪忧,被综合评定为IV类水及劣于IV类水的 断面比例达89、2%,V类及劣于v类水的断面比例达72.3%。在全市主要湖泊中,金鸡潮水 质最差.为v类水。其次是昆承湖,为IV--V类水。相对好些的阳澄湖、澄湖,也为III类水。 地表水水质大幅度下降不仅造成了大量宝贵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使广大农村生存与发展所 依赖的自然保障出现危机。全市可渔河道面积已由1976年的 1.9万 hm2减少到 1998年的 1.49万 hm2。太湖银鱼产量也由年最高峰产量2 100多t骤降至1998年的500余t。昆承潮 贝类生产与出口,不是因中毒死亡,就是因有毒物质残留而在出口创汇方面被全线“封杀”,仅 此一项年损失就选200多万美元。在全市众多饮用水水源地中,除太湖、阳澄潮、尚潮水质符 合或基本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外.其余大都处于地表水 III~Iv类标准。农村地表水水质的 不断下降,造成了许多饮用水厂的取水口不断后退。 1.1、2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依然严重 据太潮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提供的资料,到 1996 年,太湖水体总氮年均值已由1980年代初的0.90 mg/L增加到3.8O mg/L,总磷年均值由 0.044 rag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